狂野鸳鸯,起碰日穴手机在线视频,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官方微信

  • 北疆新時代APP

首頁 > 未成年人 > 202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展示

2024年度內蒙古自治區“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展示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明辦 2024-03-23

熱心公益、樂于助人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青山小學喬子軒

  喬子軒,男,漢族,2012年1月18日出生,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青山小學六年級三班學生。他是內蒙古蕓公益小小宣講員,內蒙古禁毒小小宣講員、內蒙古防癆協會小小宣講員,2023年4月16日被內蒙古防癆協會聘為公益宣講師、內蒙古環衛局垃圾分類小小宣講員,2023年6月被評為呼和浩特市新時代好少年、2023年6月在呼和浩特市“德潤青城”呼和浩特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演講獲得優秀獎、2023年7月內蒙古蕓公益協會授予“公益宣傳員”、2023年8月被呼和浩特市精神文明委員會辦公室聘為“紅石榴籽”宣講團成員、內蒙古蕓公益協會志愿者、呼和浩特市科學技術協會志愿者。

  喬子軒從5歲開始就隨媽媽一起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七年來他去過多所山區小學,與山里的孩子們一起做游戲、上興趣課;去過多個敬老院,陪他們聊天,給他們帶去歡樂;去城市的各個角落參加創城、垃圾分類、禁毒、結核病防治、科技創新等各類公益活動。七年的時間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300多場,獲得了多項榮譽表彰。

  小小年紀的他一直不明白,為什么大山里的那些孩子穿的和他不太一樣?為什么她們很少見到她們的爸爸媽媽?為什么她們有點“怕”陌生人?媽媽告訴他,那些大山里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爸爸媽媽為了生活去城里打工,只留下他們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雖然那時他并不明白留守兒童的意思,但他很想幫助他們。每一次他都會從書架精心挑選一些書,再把平時舍不得花的壓歲錢拿出來,和媽媽一起買禮物,當看到他們拿到書和禮物時的笑臉,他感受到了幫助的價值和意義。

  一次去清水河陽灣子小學幫助給那里的孩子們建圖書館,當他們把圖書都整理好放在書架上,地上鋪好地墊和小桌子后,他出去喊陽灣子學校的同學們一起來看書,孩子們看到嶄新的地墊和桌子都羞澀的低下了頭,他拉著同學的手說:“快脫鞋上來看書,我們給你們帶來了很多好看的書。”同學們在他的一再催促下脫下了鞋子,有人窘迫的把自己的腳壓在了腿和屁股下面,原來他們的襪子全部是爛的,腳指、腳后跟都露在外面,指甲里全是泥土......當時的他僵在了那里,他從來都不知道還有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孩子是過著這樣的生活,媽媽走了過來拿起書遞到同學們的手中,摸了摸他們的頭說:“好好看書,好好讀書,將來才能走出大山,才能有出息......

  喬子軒深受觸動,回家后便和媽媽申請管理自己的壓歲錢,用壓歲錢給哥哥姐姐們買了襪子。他開始整理自己穿不下的衣服準備拿給妹妹,媽媽問他為什么不給妹妹買新的,他說:“媽媽,我的給妹妹穿,把給妹妹買新衣服的錢省下來給這次去的小學的哥哥姐姐們買幾雙襪子吧!”。

  在青山小學和社會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中,他為創造美麗、文明、和諧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目前,志愿服務時長累計1972小時,是一名中國五星級志愿者。喬子軒將帶著大家的愛與認可繼續將志愿服務精神踐行到底。

 

公益獻愛心 真情暖人心

——海拉爾區勝利街小學王藝淳

  王藝淳,女,漢族,2014年10月生,海拉爾區勝利街小學三年十二班學生。先后獲得2020年呼倫貝爾市少兒春晚金獎、2023年全國青少年美育成果展演(上海分會場)最佳風采獎等榮譽。她性格活潑開朗,熱愛學習,成績優異,是一名能自律、懂感恩、愛讀書、勇探索、勤刻苦的優秀少年。她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是老師的好助手,同學的好榜樣,父母的開心果,社會的好公民,是新時代優秀少年的典范。

  一、努力勤奮,做知識的“分享人”

  她在學習上非常專注,能夠做到課前主動預習,課上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課后能夠做到自主復習和完成家庭作業,學習成績在班級中名列前茅。她喜歡和同學分享學習心得,經常帶領身邊同學一起學習和思考,與大家討論問題,交流和分享學習心得經驗。她主動幫助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結成幫扶對子,有時甚至犧牲自己的課余時間輔導同學,幫助他們提升成績。王藝淳熱愛閱讀,她說:“從小,我的爸爸媽媽就教導我要好好讀書,用知識改變命運,用知識創造未來。”一直以來,她始終遵循父母的教導,守護著初心,她閱讀了數百本課外書籍,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她在老師的鼓勵下,組織同學們成立了“小小讀書沙龍”,經常為大家朗誦文學經典,分享閱讀心得,得到同學們的一致認可和贊賞。

  二、善良熱忱,做公益的“實踐人”

  她從小就種下了一顆公益和愛心的種子,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堅持用自己的行動為社會盡一份力。她多次參加“愛心助力 創城義賣”活動,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玩過的玩具,以及親手做手工制品帶到賣場,把賣出商品換來的錢捐助給貧困地區的學生,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她說:“我要用自己的正能量幫助更多的人。”2023年6月,她主動參加“扎羅木得小學公益行”活動,為扎羅木得小學的李振強同學完成了微心愿。當她從電視中看到四川涼山地區的小朋友生活條件艱苦,學習和生活物資缺乏時,主動為他們捐衣服、捐書籍、捐學習用品,她的行為還獲得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證書》、重慶兒童救助基金會《捐贈證書》和呼倫貝爾市婦女聯合會的《感謝信》,她的小小善舉托舉起了社會的大責任,她立志今后要做更多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讓生命更加有意義。

  她積極參加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炎炎烈日下,在火車站附近,撿地上的煙頭、白色垃圾;在十字路口,做文明交通志愿服務,以身作則,遵規守禮。久而久之,她的行動感染了身邊的同學,大家都積極參與到了志愿服務中。她和社區的小朋友們組織了志愿服務隊,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去養老院幫助老年人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等。在學校組織的“小手牽大手”活動中,她積極動員父母,帶動父母一起投身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努力用言行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號召大家一起建設文明、和諧、友愛的城市。

  三、勤勞懂事,做大家的“知心人”

  她在班級中年齡雖小,但非常有責任心,經常主動參加班級勞動,打掃教室、擦玻璃、洗拖把……每次班內需要打掃衛生或者做其他事情時,她會第一個站出來,用實際行動號召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在開展衛生大掃除時,她會主動選擇任務重的區域,任勞任怨。回到家后會主動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爺爺奶奶洗腳,幫助媽媽做家務、洗碗筷等。在良好家庭氛圍的熏陶下,她從小知書達理,與人為善,與同學和睦相處,身邊同學遇到困難時,她總是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同學在課外活動時不小心弄傷腳踝,她看到后自告奮勇背起同學去校醫務室處理患處,她的行為得到了老師同學的一致好評。

  這就是王藝淳,一個學習努力刻苦,生活陽光向上,熱心公益和志愿服務的新時代好少年。

 

傳承好家風 傳遞正能量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都林第二小學年建博

  年建博,男,漢族,2013年11月出生,就讀于烏蘭浩特市都林第二小學四年二班。他陽光向上、熱心公益、樂于助人,先后榮獲興安盟“優秀小小志愿者”、2022年度“烏蘭浩特市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

  年建博出生在一個充滿大愛的家庭,父母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公益事業,幫助了很多有困難的人,他的家庭也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耳濡目染之下,年建博的心里從小就種下了關愛他人的種子。

  8歲那年,他與一位叫做馬良生的老爺爺結下了不解之緣。馬爺爺是一位70多歲的孤寡老人,他住在鄉下,耳朵和眼睛都有殘疾。每年過年的時候,小建博的父母都會去看望馬爺爺這樣的困難戶,有時還會帶上小建博。8歲的小建博目睹了馬爺爺的孤獨深受觸動,他暗下決心,也要像父母一樣給馬爺爺帶來家人般的溫暖。他主動和父母提出,要和馬爺爺交朋友,讓馬爺爺不再孤單。父母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于是小建博將自己積攢的零花錢都拿了出來,買了牛奶和糕點,在父母的陪伴下,再次看望馬爺爺。來到馬爺爺的家里,小建博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滿地的雜物,讓馬爺爺不再擔心被雜物絆倒。從那一天起,馬爺爺的生活里平添了許多歡樂。拉著馬爺爺散步,陪馬爺爺說話,收拾弄亂的屋子,天冷了還要搬一些燒火的黑煤球……這一堅持就是兩年。

  馬爺爺臉上的笑容讓小建博懂得了關愛他人的快樂。他努力像更多的大孩子看齊,成為了學校志愿服務隊里年紀最小的志愿者。盡管個頭不高、力量不大,但他有別人沒有的韌勁,抬的東西太多就多抬幾次,一次干不完的活就歇歇再干。盡管只有11歲,小建博的志愿服務時間卻累積到了600多個小時,這是很多大學生志愿者都難以做到的事情。跟隨這支志愿服務隊伍,小建博幫助了很多人,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美麗興安?青春行動”等志愿服務,記錄了小建博的身影,志愿服務也成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同學放下“孩子”的身份,以新時代志愿者的全新身份參與到社會服務當中,從一點一滴做起,為建設家鄉貢獻著成長的力量。

  心懷夢想、方能遠行。11歲的年建博為身邊有困難的人點亮了一盞燈,照亮了前路也照亮了自己。懷揣大愛的夢,必將綻放絢爛的韶華。

 

向陽而生的“公益女孩”

——赤峰二中國際實驗學校潘禹杉

  潘禹杉,女,漢族,2012年8月生,赤峰二中國際實驗學校六年級四班學生,2023年度赤峰市“新時代好少年”。她熱心公益,連續三年用零花錢和壓歲錢為環衛工人買早餐,連續五年參加愛老敬老活動,捐助生活用品近萬元,開展義務勞動32次。她傳播紅色基因,曾7次參加紅領巾講解員活動,分享紅色故事。

  一、誠實守信,熱心公益,她是叔叔阿姨心中的“小雷鋒”

  一個人踮起腳尖靠近太陽的時候,全世界都擋不住她的陽光。對于環衛叔叔阿姨們來說,潘禹杉就是他們的“陽光”。

  2021年元旦,凌晨5點,天灰蒙蒙一片,潘禹杉當時作為志愿者正在參與社區組織的“我是環保小衛士”活動,那是她第一次體會到環衛工人的辛苦與不容易。看到兩鬢斑白、手上滿是凍瘡還在默默清掃的叔叔阿姨們,潘禹杉默默在心里發誓,一定要做些什么向這些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致敬。自那以后,她把自己的零花錢和壓歲錢都攢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為環衛工人們送去早餐,“叔叔,給您包子和豆漿!”“阿姨,快拿袋豆漿暖暖身子吧!”環衛工李阿姨拿著熱乎乎的早餐笑得合不攏嘴,她說“很心疼小禹杉這么早起來,但收到她送的早餐真的很感動!”一聲聲清脆悅耳的呼聲和關懷溫暖了這座小城。連續四年來,她為環衛工人贈送愛心早餐百余份,也帶動了家人和同學參與其中。

  在熱愛公益的路上潘禹杉堅毅前行。雖然小小年紀,但她已經是愛自然環保協會擁有四年會齡的“老”志愿者了,共參加環保志愿活動和公益宣傳活動30余次;每逢中秋節、重陽節、元旦、春節等傳統節日,她都會去區敬老院看望老人,為他們送上節日祝福,區敬老院里28名奶奶,17名爺爺都認識這個活潑、可愛、有愛心的小丫頭。她領著小伙伴們給奶奶們梳頭按摩,給爺爺們表演節目,幫叔叔阿姨們打掃衛生,給爺爺奶奶們洗衣、刷鞋,還經常送去換季衣物和食品,讓老人們感到這個大家庭里面的溫暖和快樂,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連續5年來,她為區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購買衣物、食品和生活用品近萬元。她和小伙伴們專門為爺爺奶奶們排演的節目達到了40多個,開展義務勞動32次。

  二、深植基因,賡續血脈,她是朋友伙伴身邊的“宣講員”

  潘禹杉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從小太姥爺就時常給她講述那一個個感人的紅色故事。在一個個故事里,一次次參觀中,她被前輩事跡深深感動著,被革命精神深深感染著,她幼小的心靈不斷的凈化升華,讓她成長為一個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樂觀積極的陽光少年。她喜歡讀紅色故事,也愿意講紅色故事,她7次參加校、區、市紅色講解員、英烈講解員大賽,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校園里、小區的小廣場上、親戚朋友歡聚的時刻,經常看見她和小伙伴們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分享英烈故事的身影,在她的影響下,一顆顆紅色的種子在小伙伴的心中落地、生根、發芽,讓滿滿的正能量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

  三、孝敬父母,性格獨立,她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小棉襖”

  在家里,潘禹杉是個十分孝順、懂事的孩子。父母奮戰在抗疫的一線時,她在后方代替父母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做飯、洗衣、整理家務,這時的她就是爺爺奶奶的“好幫手”。每當潘禹杉取得好成績,爸爸媽媽就會對她進行物質獎勵,于是她有了個“進步存折”,先先后后積攢下3000余元,可是她從來不為自己花一分錢,卻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日的時候為他們精心挑選禮物。潘禹杉生長在一個有愛的家庭,也在愛的滋養下,成長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潘禹杉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她眼底有星光,肩膀有擔當,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小學生的良好素養。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新時代好少年。

 

歷歷邊疆情 拳拳赤子心

——滿洲里市第五中學初慶祎

  初慶祎,女,滿族,2009年9月出生,就讀于滿洲里市第五中學八年一班。她從小立志踐行中國夢,堅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為中華復興而努力讀書。擔任校學生會干部、班長,曾獲滿洲里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紅領巾二星章等榮譽。她勤學善思、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熱心公益、保護環境,在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表現突出,是一名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學生、好少年。

  熱心公益、傳遞愛心、無私奉獻

  她胸懷寬廣,勇于擔當,樂于奉獻,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盡一己之力去照亮更多人,雷鋒精神在她身上閃爍光芒,努力付出,不求回報。做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年,她的時間安排得很滿,每次做志愿活動都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但她總是說學習我可以回來補,但有組織的志愿活動很難得,做志愿活動不是有時間才做,而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抽時間去做。

  做公益書吧小志愿者。從小學起每到寒暑假,她都會到滿洲里“樹人方所”公益書吧當小志愿者,從未間斷,期間為前來讀書的小朋友們講解、服務,管理書籍,打掃衛生,獲得了老師同學們的一致認可。

  參加蒲公英志愿服務活動。她9歲時就開始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并加入“蒲公英志愿者聯合會”,至今已有六年,經常到社區、街道開展“關愛老人之發放黃手環”,與蒲公英聯合會資助的困難兒童共度端午節,為老人和困難兒童帶去溫暖。

  做孝老愛親、傳承愛心志愿者。在做公益活動的同時,不忘傳承愛心。2023年重陽節的前一天,蒲公英志原者聯合會組織志愿者到滿洲里心悅老年服務中心,為老人們理發、演出。要求九點集合,但每周末九點是她學琴的時間,父母不想她耽誤學琴,她和爸爸商量說:“學琴的課程每周都有,志愿活動不是隨時都有的。您就幫我向老師請個假吧,學習我可以回來補。”爸爸拗不過她,只好同意了。她就高高興興帶妹妹到滿洲里市心悅老年服務中心陪老人聊天,并為老人們演奏手風琴,妹妹表演小提琴,姐妹合作詩朗誦《我的南方和北方》,給老人們帶去歡樂。周末的志愿活動大多和她的日常安排有沖突,但她總是多方協調,擠時間參加活動。

  參加2023、2024“青春志愿行,溫暖回家路之助力春運”活動。在2023年、2024年春運期間,她多次前往火車站,維持秩序,幫助旅客搬運行李,解答問題。

  參加“為愛前行——金哈達助學行動”。初慶祎非常節儉,從不亂花錢,每年都把自己的壓歲錢存起來,在2023年底,她參加了蒲公英志愿聯合會組織的“為愛前行——金哈達助學行動”活動,得知有一位患有多種疾病而導致殘疾的學生,但這個學生身殘志堅,學習努力且品德良好,這讓她小小的心靈深受感動,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壓歲錢資助給了他。

  做愛心傳遞小志愿者。在紅十字發起的內蒙古救助一體機的捐助過程中,為了使同學們得到一份保障,讓救助一體機成功進入校園,她兩次捐款,并發朋友圈號召大家一起捐款,最后,救助一體機成功進入校園。

  勤儉節約,低碳環保志愿者。她從小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日常生活中,她會把用過的塑料瓶和廢舊紙本等收集起來送到廢品收購站回收再利用;把穿小了的衣服投放到小區愛心捐贈箱里;把看過的書籍捐贈給有需要的孩子。

  初慶祎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愛黨愛國,堅定信念,從小做起。她從小熱愛近代史和黨史,向往紅色文化,成長之路與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同頻共振。在新時代的光芒照耀下,在新思想的精神引領下,在新征程的能量激勵下,她正踔厲奮發,鏗鏘向前。

 

助人為樂、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五中學劉遠馳

  劉遠馳,男,漢族,2010年2月出生,就讀于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第五中學八年級一班。他陽光善良、樂于奉獻,在校獲得優秀學生干部、文明學生等榮譽稱號,連續三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他一直幫助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同學,他用實際行動踐行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將一粒向善向上的種子,種在了同學心間。

  劉遠馳有一位和他“形影不離”的同學,叫陶子旭。子旭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父母以種地為生,家庭經濟狀況一般,不能時常照應在子旭身邊。2022年入學的第一天,劉遠馳就注意到了這個特殊的同學,他第一時間向老師了解詳細情況,便下定決心要幫助子旭。他試著慢慢與子旭接觸,成為了好朋友,主動承擔起了照顧他的責任,不算寬闊的肩膀毅然擔起了同伴的青春。為了方便子旭上學,劉遠馳每周一早晨準時去家里接他,把他攙扶上車、陪伴他左右,平日里子旭住宿,劉遠馳就到宿舍去接他,扶著他一起走到教室。體育課上,子旭不能做常規的跑跳動作,劉遠馳就帶他練習一些適宜的體能運動,走步、拍球,哪怕只是行走,劉遠馳也會陪在好友身邊。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因為長期的堅持,讓子旭的身體愈加結實。這樣的日子劉遠馳從認識的第一天一直堅持到現在,從未間斷。

  為了讓子旭更好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劉遠馳申請成為了子旭黨的同桌,時刻幫助他緩解身體負擔,提醒他調整姿勢,用心整理學習筆記,根據子旭的需要適時進行講解說明,與他積極互動。最初子旭的學習態度并不積極,總是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但在劉遠馳的鼓勵和幫助下,子旭的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變得更加樂觀和勤奮,成績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由于行動不便,子旭沒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排隊打飯,但“同大家一起”“與大家一樣”是子旭從不言之于口的期待,幸好,劉遠馳在。他了解子旭的口味,每次打飯都是打兩個人的飯,他常說“有我在,我就是你的點餐助手,保證讓你吃到可口的飯菜”。在學校的每一天、每一頓飯,子旭的身邊都有劉遠馳的陪伴,有了他的幫助,子旭越來越喜歡集體生活。他說:“我身體有殘疾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我有劉遠馳這樣的好朋友。”

  作為班級的學習委員,劉遠馳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同學們的“智多星”,多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文明學生。他不僅成績優異,還盡己所能的幫助同學,分享學習方法、交流學習經驗,帶動整個班級的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圍。

  善念易起,善行難為,劉遠馳日復一日的堅持,感動著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在這位少年的身上具象化。劉遠馳用自己的行動弘揚了中華民族樂于助人的傳統美德,他用堅韌的信念感,誠摯又樸素地詮釋了友善的意義,展現出新時代少年的擔當與奉獻!

 

品學兼優好少年 樂于助人暖人心

——通遼市庫倫旗六家子鎮三道洼中心校袁超悅

  袁超悅,女,漢族,2013年3月出生,通遼市庫倫旗六家子鎮三道洼中心校五年級二班的學生。通遼市“新時代好少年”,曾多次獲得庫倫旗六家子鎮三道洼中心校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讀書星”“紅領巾獎章爭章達人”等榮譽稱號。

  樂于助人的“守護者”

  袁超悅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好少年,身上處處散發著熠熠生輝的優秀品質。尤其是在助人為樂方面,是學校全體學生的好榜樣。

  班級里有一位先天性小兒麻痹導致身體殘疾、只能終日與輪椅為伴的同學瑩瑩。她不但無法下地走路,就連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吃飯、穿衣、上廁所都需要別人的幫忙。食堂用餐時,袁超悅總是提前幫她擺好碗筷、盛好飯菜,等她媽媽來喂她吃飯。有時瑩瑩媽媽無法按時過來,袁超悅就主動擔任起幫助瑩瑩吃飯的任務。瑩瑩的腿部萎縮,沒有力氣獨立如廁,也不愿意向同學們求助,所以往往半天都不上廁所,袁超悅看出她的處境后,主動施以援手,細心地開導她,讓她有需要時及時找自己幫忙,從此袁超悅擔負起了幫助瑩瑩如廁的任務,而且這一幫就是整整5年。除此之外,袁超悅還積極開導瑩瑩融入班集體,經常利用課后或第八節輔導瑩瑩作業,甚至上體育課或課外活動時,袁超悅總是帶頭組織班里的同學推著瑩瑩到操場活動,有時還組織大家和她一起做游戲,讓她真切感受到同學的關愛和班級的溫暖。樂于助人的袁超悅,無論誰有困難或者需要幫助,她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溫暖的小手幫助同學們解決問題,用善心善舉溫暖著身邊每一名同學。

  團結有愛的“貼心人”

  袁超悅作為五年二班的班長,經常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同學、團結同學,當班級里有同學發生矛盾時,她總會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勸說同學重歸于好,用心維護五年二班這個團結溫馨的班集體。在協助老師處理班級事務時,她總是十分熱情,身上好像有著用不完的勁。學校組織開展打掃衛生、幫助他們等志愿活動時她總是積極主動參加,珍惜每一次鍛煉的機會,為班里的每個同學分配好任務,自己完成自身任務之后還會幫助沒完成任務的同學一起完成。一次學校組織合唱比賽,班里有一名同學小龍,由于病假無法天天參加練習而拖了班級后腿,同學們建議老師正式比賽時可以考慮不讓他上場。袁超悅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她認為合唱是整個集體的活動,不應該有人被落下,于是她主動幫助小龍練習演唱,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小龍跟上了大部隊的步伐,并在合唱比賽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高年級組第一名的好成績。由于她友善待人、處事公平、勤勤懇懇,大家都很信服她,總是稱她為最貼心的班長,在她的影響下許多同學也都不再各掃門前雪,而是真正把集體當做家,用責任和擔當團結同學們共同向前進。

  溫暖他人的“小幫手”

  袁超悅同學不僅在學校表現優異,在生活中也是一個熱情的好孩子。二年級的時候,父母做手工豆腐生意,每天凌晨2點多起來做豆腐,做好后騎車到街上去賣,忙碌中總會顧不下吃飯,對此懂事的袁超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動幫爸爸媽媽打掃房間、收拾碗筷,并請纓當起了家里的小廚師,每天早早起床做飯炒菜,讓爸媽吃上一口熱乎乎的飯菜。如今,她家在街面開了茶葉店,左鄰右舍都是商鋪,誰家有急事,需要人幫忙時袁超悅都主動上前,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隔壁小波叔叔家經營著手機店,家里有一個小妹妹,周末和假期忙著做生意沒時間照看孩子時,她都會跑去幫忙照看,和小妹妹一起讀故事書,一起玩游戲,若是叔叔阿姨有急事外出,她就和小妹妹一起照看店鋪,因此鄰居們都贊揚她是一個溫暖的“小天使”。

  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小小的少年,溫暖著眾人。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成為每一個時代新人的自覺行動。袁超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善大愛”,以最普通的生活事跡詮釋著人間的真善美,以最平凡的行動踐行著最優秀的傳統美德。今后,袁超悅也必將會秉承感恩之心,用實際行動將樂于助人的精神傳遞下去,書寫出自己的出彩人生!

 

用愛心傳遞溫暖的陽光女孩

——赤峰市紅山區第十五中學祁晶

  祁晶,女,漢族,2010年12月生,就讀于赤峰市紅山區第十五中學七年級八班,她先后獲得“赤峰市新時代好少年”“自治區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6歲起她就開始當志愿者,多年來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把助人為樂當成自己的座右銘,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揚優秀傳統美德,展現著新時代好少年的新形象。

  一、助人為樂,關心社會的“小公民”

  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是她人生的標簽,她用一次又一次的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身為一名小公民的責任與擔當。從2016年開始參加北京馬拉松“益呼百應行動”關愛寶貝入學活動以來,她走遍100多個偏遠鄉村,幫扶鄉村里的貧困小朋友,用自己的零花錢為他們送去文具和生活用品,用實際行動,走進他們,去溫暖需要關愛的貧困兒童。2018年她帶領班級小朋友一起組建了昭小志愿者小蝸牛中隊,每年假期她都和班級同學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為他們表演節目,帶去禮物與溫暖。每到周末,她都會帶領小志愿者們去小區周圍、博物館附近、學校周邊,撿拾綠道上的煙頭、草叢里的果皮紙屑、廢棄的塑料瓶等各類垃圾,寒冬酷暑從未間斷。她還多次利用假期時間到社區、學校、廣場宣講青少年法律常識,2019年9月被紅山區司法局授予“小小普法宣傳員”稱號。

  二、蘭心蕙質,傾心公益的“小天使”

  她熱心公益,每年節假日都會去看望同齡但因早產導致腦癱的彭雪小朋友,組織全班同學一起為被蜜蜂蜇傷的夫婦捐款3940元。疫情期間,積極配合社區工作人員的防疫工作,與爸爸一同為小區電梯間安放一次性紙巾,給一線執勤人員送奶茶,用壓歲錢購買疫情防控用品捐贈給社區工作人員。她不怕危險,作為疫情防控小志愿者幫助工作人員現場協助維護核酸檢測秩序,分發盒飯,幫助不會用智能手機的爺爺奶奶掃碼、解答各類問題,得到小區鄰居們得一致贊譽。

  在每一個寒假,祁晶都會拿出自己的壓歲錢參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月捐”活動,持續幫助每一位困難兒童。在全國關愛環衛工人“一杯姜茶”活動日作為紅領巾小志愿者凌晨一點多起床,并在早晨三點時將親手熬制的暖心姜湯送給忙碌的環衛工人,為她們系上暖暖的圍巾,公益之路已經在她的思想里遍地開花,那個執著、堅韌的小小身影,宛如一個“小天使”讓人深刻銘記。

  有一次,她在赤峰市政府廣場撿拾垃圾的時候,撿到一部手機,在現場耐心等待失主一個多小時。當失主急匆匆而來,激動的想用現金表達一下心意時,被祁晶小朋友婉言拒絕了,祁晶說我只是做了最普通的事,每位小朋友撿到做法都會和我一樣。

  三、愛好運動,陽光體魄的“代言人”

  她心懷夢想,從9歲開始加入校園足球隊,堅持每天早起訓練,嚴格要求自己,不遲到,不早退,積級團結隊友,秉承拼搏不服輸的精神,至今已堅持三年之久。心底里的熱愛讓她在2020年赤峰市紅山區第六屆“區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女子組)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并連續蟬聯冠軍。她還尤其熱愛跳繩運動,每天早上都會早起喊小朋友一起訓練,互相幫助,她至今仍然是學校運動會400米、800米長跑的紀錄保持者,在紅山區第四十八屆運動會中長跑和接力獲得優異成績,并榮獲“優秀運動員”榮譽稱號,堅強的意志品質,自強自立的品德,迎難而上永不服輸的精神讓她成為陽光向上的“代言人”。

  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祁晶在父母、老師的指引下秉承感恩之心,崇德向善、勤好學,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陽光少年,追夢青春

——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二中學祁茗洋

  祁茗洋,男,蒙古族,2011年6月出生,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二中學七年16班學生。通遼市“新時代好少年”,先后在通遼市“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征文比賽中獲小學組一等獎,通遼市“畫出我的世界”心理畫大賽三等獎;在學校組織的“詩王爭霸賽”中獲得一等獎,被學校評為“文明之星”“學習標兵”和“守紀標兵”。

  他是班級里的數學課代表,也是一個非常陽光的男孩,他勤勞節約、自強自律、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祁茗洋同學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但他不斷地追求進步,始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勤勞節約的傳統美德。他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綻放,受到了家人、老師以及同學們的喜愛。

  一、勤奮好學,爭做“閱讀小達人”

  祁茗洋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異。在學習上,一直都是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學習過程中,他總是嚴格要求自己,學習勤奮刻苦,講究方法,知難而進,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課后,他能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科作業。他在學校里是老師的好幫手,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運動會、才藝表演、朗誦比賽等活動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特別喜歡閱讀,經常把自己讀到的名人故事、歷史故事、文學作品、童話故事、唐詩宋詞等分享給自己的同學。正是由于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了寫作水平的提高,他的作文多次獲獎。他先后獲得通遼市“請黨放心 強國有我”征文比賽小學組一等獎;霍林郭勒市第二小學“詩王爭霸賽”一等獎。

  二、孝老愛親,爭做“家庭小暖男”

  祁茗洋的父母都是黨員,他從小在一個健康、溫暖、有正能量的家庭氛圍中成長,樹根立德,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在生活中,他尊老愛幼,禮貌謙遜。每當有好吃的都先給爺爺奶奶品嘗,平日父母給的零用錢除了買一些必備的文具外,其余的都積攢起來,在爺爺奶奶過生日時給他們買生日禮物。每天晚上他都會主動為爺爺奶奶端洗腳水,給奶奶捶腿,掃地、洗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爭著做。一次,他媽媽得了重感冒,夜里,他被媽媽的咳嗽聲驚醒,一摸發現媽媽發高燒了,忙找來退燒藥給媽媽服下,還一遍遍敷毛巾直到媽媽退燒才睡。平日里,為了減輕媽媽的操勞,他和媽媽搶著做家務,像掃地、擦桌子、做早飯等,只要她力所能及的就盡力去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平時的生活中,他總是尊敬長輩,熱心助人。一次放學回家,遇見一位拾荒老奶奶,她的手不小心被垃圾桶里的玻璃劃傷了,鮮血直冒,疼得直咧嘴,祁茗洋看到后迅速回家找來消毒濕巾和紗布,小心翼翼地老奶奶的將傷口包扎好。這位老奶奶感激地對他說:“你真懂事,這么小就懂得關愛他人,太謝謝了!”

  三、樂于助人,爭做“友善小天使”

  自升入初中以來,祁茗洋同學把“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當作他和同學友好相處的法寶。他有強烈的班級榮譽感,始終認為同學相聚一個班級是一場緣分,身為數學課代表,更應帶頭做好表率,團結同學、熱愛集體。他能想同學之所想,急同學之所急,主動幫助同學,以他獨有的風趣幽默的方式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為大家排憂解難,有困難就找“友善大使”——祁茗洋,這是同學們對他最高的評價。班級里有臟活累活,他總是沖在前面,有一次班上有個同學上課時因為不舒服突然嘔吐,老師帶同學去了醫務室,地上的嘔吐物異常難聞,是他拿了紙巾、報紙把異物清走,又用拖布把地面擦干凈。還有一次,同桌位的椅子腿不穩,為了讓同學坐得舒適,聽課不受影響,他主動把自己的好椅子和同學交換,等課后再去報修。在平時的學習中,他主動要求與成績暫時落后的同學做同桌,一對一幫助,將自己整理的解題的方法和學習的技巧毫無保留地教給他,看到同學在他的幫助下成績蒸蒸日上,自信的笑容掛在了臉上,他也開心得笑了。

  四、熱心公益,爭做“實踐小能手”

  在社會實踐中,他興趣廣泛、熱心公益,經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祁茗洋同學和他的同學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在去當地的敬老院慰問、幫助老人們掃地、擦玻璃,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敬老院為院里的爺爺、奶奶們親手包了餃子,看著老人們臉上滿意的微笑,他別提多開心了。今年年初他和父母一起用自己的壓歲錢和零用錢給他們購買禮物和生活用品,為料峭春寒中的老人們送去了溫暖。百善孝為先,關愛老人,尊敬老人,他的行動不僅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傳播了愛老敬老的社會文明之風。他周末時間也積極參與創城志愿者活動,撿拾地上的垃圾,擺放好路邊的自行車,為自己生活的城市盡一份力,創建我們美好的家園。在2023年的冬天,一場罕見的大雪悄然而至,給小區居民的出行帶來了困難和挑戰。積雪沒過了他的膝蓋,但他并沒有被大雪嚇倒,他奮力地踩著厚厚的積雪,拿著除雪工具,早早到樓下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清理小區內的積雪,為小區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得到大家的一致夸獎。他在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豐富閱歷、感受生活。

  老師的細心教導,父母的言傳身教,使他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遵守公德的美德少年。他在追夢的路上,自信自強。這就是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祁茗洋,這個陽光大氣的少年正奮力奔跑在青春的賽道上,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不斷迎接新的挑戰!

 

助人為東好少年

——正鑲白旗第一小學烏日麗格

  烏日麗格,女,蒙古族,2012年8月出生,就讀于正鑲白旗第一小學六年級131班中隊干部。她勤奮好學,積極進取,曾榮獲旗級榮譽9項、校級榮譽15項、2019年“春蕾團優秀成員”、2022年盟級“紅領巾獎章”三星章、2023年自治區級“紅領巾獎章”四星章。同時她愛好廣泛,曾獲得國際象棋一級棋士稱號、蒙古象棋三級喜塔爾沁稱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一、勤奮好學,品學兼優

  從入學以來,烏日麗格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遵規守紀、愛護公物、尊敬老師,虛心接受老師們的教誨和同學們的建議。在學習上,她求知欲強,有著一股鉆勁。課前認真預習,上課積極發言,善于提問,敢于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及時理解掌握,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課后她的作業準確率高、書寫工整、完成及時,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課外,她閱讀大量有益的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昆蟲記》等課外書不僅豐富了她的生活、開闊她的視野,而且增長了她的學識。此外,她還踴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并在活動中表現突出,在年級各項比賽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這些成績背后,是他對學習和生活的執著追求,以及不斷自我挑戰和超越的信心。

  二、立德為本,樂于助人

  在學校里,她發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和雷鋒精神,每當身邊的同學遇到困難時,她總會及時幫助他們。她所在的班級有一名身患殘疾的同學,行動不便,每到周五放學鈴聲響起,她第一件事就是到這位同學的座位上,幫他把一星期沒整理的課桌整理干凈,把桌椅里里外外擦一遍,直到把那位同學送出教室才回到自己的座位,幾年如一日,她始終用實際行動默默奉獻、溫暖著這位特殊的同學。在學校里總是能在操場的臺階上看到她的身影,由于學校教學樓和操場之間有幾階臺階,一到下雨或下雪天臺階難免有些滑,每到課間操或體育課的時候,她就主動站在那里把低年級的弟弟妹妹或行動不便的同學攙扶下來,發現有人滑倒,她就第一個沖上去。

  在家中,她是個懂事的乖孩子,尊敬長輩,生活勤儉。能夠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洗菜、洗碗、拖地、整理房間等樣樣拿手。每到周末去牧區看望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時,總是幫他們喂羊羔、撿牛糞、掃羊圈等,累得滿頭大汗,也從不叫苦。

  三、全面發展,懂禮善思

  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她深刻意識到僅僅擁有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努力的人,不懼風雨;奮斗的人,不懼挫折”。這是烏日麗格的座右銘,她不僅成績優異,是同學們的榜樣,更在興趣愛好上展現出非凡的才華。她喜歡閱讀、演講、唱歌、象棋、跳繩、彈鋼琴等,在旗級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和校級歌唱比賽中都獲得過幾次不小的榮譽。她從小就喜歡象棋,后來也把兒時的樂趣發展下來,曾在象棋各級別比賽中,榮獲冠軍2次、季軍4次、多次榮獲前八名、“最佳棋手”、“優秀喜塔爾沁”等獎項,并獲得國際象棋一級棋士稱號、蒙古象棋三級喜塔爾沁稱號。面對成績,她從不驕傲,她常說,這算不了什么,我還必須再繼續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標。

  面對未來,烏日麗格將繼續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始終以“新時代好少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信念堅定、胸懷理想、勇于擔當。她時刻謹記習爺爺的諄諄教誨“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服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就如她自己所說:“我將繼續努力,向未來奮發前行”。

 

熱心公益 傾囊捐贈的新時代好少年

——東勝區第一中學郝鏘

  郝鏘,女,漢族,2008年9月出生,現就讀于東勝區第一中學初三年級463班。她曾獲得2023年度鄂爾多斯“新時代好少年”稱號,校級“三好標兵”“校園之星”“優秀少先隊員”“小魯班”“小能工巧匠”“小科學家”“優秀畢業生”等稱號。她品學兼優,她真誠善良,雖然只是一個年僅十五歲的初中生,卻已經擁有了一段豐富的公益經歷。她的故事,不僅僅是一連串的事跡記錄,更是一份份溫暖人心的力量傳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師生。

  一、少年如暖陽,樂善好施

  郝鏘的公益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年,她隨父母去貧困學校參與捐贈活動,他們在艱苦的生活中依然充滿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眼前的情景深深觸動了她。從那以后,她便立志要盡己所能的幫助他們。

  回家后,她開始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同學們一起收集廢舊書籍、文具和衣物,并策劃了一場公益義賣活動。通過她們的努力,不僅收集到了大量的物資,還籌集到了一筆不小的善款。這些愛心物資和款項最終都送到了山區的孩子們手中,為她們的學習生活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幫助。

  從那時起,她就開始參與公益。常常利用周末和假期時間為社區鄰里做一些事情,比如為居住在同單元上班的叔叔阿姨取快遞、志愿為小區擺放自行車等等;疫情期間,她還和同學一起在網上為小區居民普及防疫知識,為上小學的小同學輔導功課。她積極參與各種公益捐贈活動,將自己的一份力量默默貢獻給了社會。她的身影常常出現在社區志愿活動中,無論是分發物資,還是組織活動,她都盡心盡力,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面對重病的同學,郝鏘沒有選擇袖手旁觀。她深知生命的脆弱,珍惜同學間的友誼,所以她多次伸出援手,為這些處于困境中的同學捐款。小學時,她悄悄拿出自己所有的壓歲錢5000元捐助給重病的同窗好友,還動員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同學渡過難關。2021年,正在上中學的她,在聽聞學校有同學罹患重病,高昂的治療費導致家庭經濟狀況拮據而面臨輟學后,她毫不猶豫將自己多年積攢的15000元壓歲錢,先后分兩次全部都捐贈出去,盡自己所能為同學排憂解難。她的捐款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支持,更是一份精神上的鼓勵,讓患病的同學感受到了來自同齡人的關愛和希望。

  二、少年如星辰,光芒四射

  她的愛心腳步更是延伸到了養老院和孤兒院。她和她的朋友們哪怕學業再繁忙,也經常在周末帶著禮物去養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養老院里,郝鏘耐心地陪伴老人們聊天,傾聽她們的故事,幫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實際行動減輕她們的孤獨。在孤兒院,她像一個大姐姐一樣,精心為孩子們準備衣物和玩具,陪他們做游戲,做手工,關心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和感受,用自己的愛心和關懷,給予這些缺少家庭溫暖的孩子們一份家的溫馨。

  在學校,郝鏘也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同學。她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助那些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同學,耐心地為她們解答疑惑,分享學習方法。她的善舉不僅僅體現在大事上,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同學情誼。

  郝鏘還將視野擴展到了環保領域。她了解到塑料垃圾對環境的巨大危害,便主動聯系環保組織,學習垃圾分類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知識。在學校,她成立了環保小組,定期舉辦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和環保知識講座,引導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她的這些行動,不僅提高了校園的環保意識,也影響了周邊社區,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來。

  三、少年如其名,鏗鏘玫瑰

  在學業上,郝鏘也總是追求卓越。她的成績優異,但從不驕傲自滿,反而總是謙虛地向他人請教,樂于與同學們分享學習經驗和方法。她的勤奮不僅為自己贏得了老師的贊揚和同學的尊敬,更是成為了他人學習的榜樣。她開朗樂觀、愛好廣泛,有很強的動手和創作能力,從小學到初中,她在科技小發明小制作中深耕細作,樂此不疲。她也很熱愛寫作,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動筆寫一些讀后感、書評和時事評論性質的文章,也經常參加各級各類書信比賽,以筆為媒,書寫自己的感想體悟,升華自己的思想境界。就讀東勝區第一中學后,她學習上更加積極上進、刻苦鉆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郝鏘的行為激勵著周圍的人,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微小,但一個人的善良和愛心卻可以無限廣大。她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束光,只要我們愿意伸出援手,就能夠點亮她人的世界。

  郝鏘的公益之路還在繼續,她的故事還在書寫。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位熱心公益的好少年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和感動,同時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被郝鏘的古道熱腸所感染,如暖陽般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共同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巴掌下的孝心

——烏海市第二十三中學王渴欣

  王渴欣,女,2012年2月出生,就讀于烏海市第二十三中學六年級一班。她是語文課代表,學習成績優異,有較強的創新思維能力。

  媽媽患有精神類疾病,經常自言自語,不時發出怪笑聲,有時不吃不喝能睡三四天,有時又狂躁易怒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僅無法照顧年幼的王渴欣,還需要王渴欣的照顧。媽媽不想吃飯,不想干活,只想睡覺時,王渴欣就主動幫媽媽打掃衛生、整理房間,還學會了好幾道家常菜。炒雞蛋、炒土豆絲等都是拿手菜。每天晚上,她都會端來熱水為媽媽洗腳。有時媽媽不想吃藥,她知道媽媽害怕做噩夢,害怕打雷,就像哄小孩一樣哄媽媽:“不吃藥就會做噩夢,就會打雷”,然后細心地盯著媽媽吃藥。媽媽犯病時說話不利索,王渴欣通過拼拼音的方法幫媽媽校正發音。媽媽情緒低落時,王渴欣就給她講故事,講到一半時還引導她猜測故事人物的結局,給媽媽讀自己新學的課文,和媽媽聊學校的事,聊村里的事,想方設法幫助媽媽解決困擾在心里的問題,給予她精神上的慰藉。扶媽媽到自家院子里活動,陪媽媽一起看夕陽,共同暢想云朵像什么,感嘆藍天多美麗,慢慢平復媽媽的情緒。感覺媽媽稍好些時還帶媽媽到街上引導她給村里人講她老家的事,引導她敞開心扉,與人溝通。有一次,媽媽又犯病了,心情煩躁,不吃不喝,連續睡了四天。王渴欣看到媽媽的屋里有灰塵,床上、地上都很亂,就進去幫媽媽收拾,媽媽看到王渴欣很不耐煩地吼她出去,王渴欣沒出去繼續默默地干活兒。媽媽沖上去就給了她一巴掌,把她趕了出去。王渴欣的爸爸和我們聊起這件事時,紅著眼眶告訴我們,他看到被趕出門的王渴欣偷偷地擦眼淚,可過一會看見媽媽睡著了,又悄悄推開門進去幫媽媽收拾。當有人問她這件事時,她卻堅持說媽媽沒有打過她。經過王渴欣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和陪伴照顧,媽媽的精神狀況逐漸好轉,犯病的頻率越來越小,原來一年至少犯三四次,今年就只犯了一次,而且癥狀輕微,時間縮短。

  爸爸平時掃馬路,農忙時種地,一家三口主要靠17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王渴欣一出生就由和叔叔一起生活的奶奶照顧。奶奶快80歲了,有高血壓,常常頭昏,腰腿疼。王渴欣一有時間就給奶奶揉腰捶背,幫忙收拾家,照顧牛、雞、鴨子等牲畜,還主動承包了為全家人洗衣服的任務。到了農忙時,她還到田里播種、施肥、鋤草、摘毛豆、掰玉米......會干的活兒搶著干,不會干的活兒學著干,自己干不了的活兒就和爸爸一起干。鄰居劉奶奶80多歲了,兒女不在身邊,一個人獨居。王渴欣一有時間就到劉奶奶家幫她做家務,陪她聊天解悶。劉奶奶愛看書,可眼睛花了,看不清字。王渴欣經常讀書給老人家聽。從四大名著到小學課文再到自己寫的作文,只要王奶奶喜歡她都想方設法找來給老人讀。另外一個鄰居家有一個4歲的孩子,經常沒人照看。王渴欣一有時間就去幫著喂飯、換衣服、陪著玩、哄著睡覺。每到村委會開會時她都主動去幫忙打掃衛生。村子里有一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在家,缺少父母關愛,她經常用自己省下來的錢為這些孩子送去自己為他們精心挑選的課外書和文具,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同學羅玉婷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走神,不主動回答問題。王渴欣主動幫羅玉婷講題。羅玉婷不會仿寫古詩,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王渴欣從基礎講起,先幫她理解詩句涵義然后舉例演示再讓羅玉婷學著仿寫,不合適的地方再糾正。經過王渴欣的努力,羅玉婷終于學會了仿寫古詩,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同學郭涵淑上課和同桌說話,摳手指,打鬧,不寫作業。王渴欣從和她交朋友做起。發現她的鋼筆沒水了,把自己的筆囊借給她,發現郭涵淑感冒了,幫她向老師請假,收拾書包,把她送到校門口,還替她值日。同時利用一切機會幫助她補課,鼓勵她自己完成作業。同學賀俊茹不小心在宿舍摔了一跤,王渴欣主動把她扶到衛生院處理,扶她上廁所、上床,幫她接水、打飯、拿東西。同學王淑怡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王渴欣將自己的朋友介紹給她。王淑怡上課有問題不敢問老師,王渴欣先引導她在課前預習,找到需要問的問題,然后幫她組織語言,鼓勵她在課堂上說出來。終于幫她克服了心理障礙。同學楊潔摔下樓梯,腿骨折了,打了石膏來上學。拿不到想拿的東西,王渴欣幫她拿,不能打飯王渴欣幫她打,還替她值日,幫她打洗漱的水,協助她往返于教室與宿舍,忙前忙后幾個月,直到她康復。上體育課,同學們總是容易把衣服遺落到操場,她總是最后一個走,細心地幫同學們收起衣服。下課了,她主動幫老師抱作業本,收拾講桌,擦黑板。飲水機旁積水了,她主動擦干凈,一有時間就到處撿廢紙垃圾減輕值日生的負擔。

  好心幫媽媽卻挨了媽媽的巴掌,擦干眼淚等媽媽睡著了再偷偷進去,這就是王渴欣。她用自己火熱的愛心溫暖著媽媽,溫暖著家人,溫暖著鄰居、同學,溫暖著身邊的所有人。她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曲;她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描繪充滿期望的畫;她用愛心、恒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完美的明天。

 

“信義”少年傳承雷鋒精神

——包頭市九原區世紀路第一小學戴兆欽

  戴兆欽,男,漢族,2014年11月出生,就讀于包頭市九原區世紀路一第一小學三年級三班。先后獲得包頭市“少年益行動”優秀少年宣講員、學校“世紀好少年”、“拾金不昧好少年”、“實力少年”勛章等榮譽。

  一、“信義”少年拾金不昧

  一摞現金被一根皮筋扎著,“躺在”嘈雜的游戲廳地上,被經過的一對父子拾到。還沒等父親問應該怎么做,兒子戴兆欽先鄭重地說:“爸爸,咱們得交給警察叔叔。”這是包頭新聞網刊登的一則新聞,也是“誠實守信好少年”戴兆欽的光榮事跡。

  2023年4月8日晚,戴兆欽和家人在包頭市九原區萬達廣場的大玩家游玩。準備離開時,戴兆欽看到游戲廳的地上有一沓錢,立馬告訴了身旁的父親。爸爸隨即撿起了錢,四周環顧了一下,卻找不到失主。這時,戴兆欽說道:“爸爸,別人丟了錢肯定會特別著急,這錢對他很重要,說不定還是救命的錢,我們得交還失主或者交給警察叔叔!”

  他們在原地等待失主。隨著時間一點一點過去,眼看商場就要關門了,失主仍未出現。這個時候,他果斷地讓爸爸撥打了報警電話,警察趕到現場后,他把錢交給了警察。不數不知道,這一沓錢足足7800元,確實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警察叔叔拿著錢,對戴兆欽感嘆道:“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有這么高的覺悟,真的很難得啊!”

  經過九原區賽汗派出所警察連續兩天的視頻調查以及走訪之后,終于查找到了失主的信息。4月10日下午,在派出所內,戴兆欽和爸爸在警察的見證下,一起把撿到的錢歸還給了失主。這么多錢失而復得,失主激動地差點落淚。這筆錢是他剛剛領到的兩個月工資,一家人都指望著用這些錢給孩子交學費和一家人生活。

  失主一再表示感謝,并拿出一部分錢作為酬金用來表達感激之情,戴兆欽果斷謝絕了失主的好意,并說道:“沒事的,叔叔,錢能找到就好,這是我應該做的。”失主被戴兆欽的真誠所感動,他寫好感謝信,還準備了一個大大的獎狀送到了學校。

  面對金錢誘惑,戴兆欽不為所動,拾起的是新時代少年的美好精神,傳遞的是新時代少年的價值力量。

  二、“信義”少年有諾必踐

  “別人的東西,即使是一分錢的也不能拿。”從小受家庭影響,戴兆欽總是誠懇待人,信守承諾。

  有一次,他和同學約好周末去包頭博物館參觀。誰知那天下雪,同學沒有來,他竟然在學校門口等了一個多小時,還是門衛大爺給老師打了電話聯系到那位同學,才知道那位同學因為天氣原因沒辦法按時赴約。這件事讓那位同學十分慚愧,也被他的誠信守信所感動,從此再也沒有失約過。

  還有一次,當他得知幼兒園的玩伴家中不慎失火,同學和媽媽不幸燒傷的消息,老師號召大家為這個不幸的家庭提供幫助,他主動聯系到班主任:“楊老師,我想幫助他,我明天要和媽媽去看望他。”第二天,他便帶著自己平時攢下的零花錢,和媽媽一起看望了住院的同學,給予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令受傷的同學感動不已。戴兆欽信守承諾,答應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他的表現也讓楊老師十分欽佩,對他連連稱贊。

  在日常生活中,他堅決不占別人一分錢便宜。一天早晨,他在買早餐時,早餐店阿姨多找他了5塊錢,當他發現時便急匆匆的趕回去找到那位阿姨,并把5元錢退還給了他,阿姨接過錢激動地看著他,并握著他的手直說,真是個好孩子。路過的人也紛紛看著他,豎起了大拇指直夸他誠實。他卻搖搖頭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說完便轉身走了。

  三、“信義”少年擔當有為

  10歲的還是戴兆欽公益組織螞蟻力量“兒童義工團”的一名小義工。他帶著妹妹發動身邊小伙伴一起參加義工團,節假日、暑期走進街道社區清理垃圾,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走進植樹現場參加植樹造林活動,還動員爸爸、媽媽和妹妹一起參加“垃圾不落地”撿煙頭行動,積極踐行“小手拉大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作為一名三年級小學生,戴兆欽的事跡很簡單、很平凡,但他的信念卻十分堅定:繼續做一個努力、認真的好學生,做一名誠實守信的新時代好少年。

 

誠實守信好少年

——錫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學烏吉斯古楞

  烏吉斯古楞,女,蒙古族,現就讀于錫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學高一年級208班,她各科成績優異,位列全年級前五名。2022年,參加學校“書香校園”百詞聽寫大賽榮獲一等獎、榮獲校級三好學生,同時她被學校評為“拾金不昧的小天使”“學校文明小衛士”。

  雖然烏吉斯古楞同學家境不算寬裕,但她有著美好高尚的品德。在上學時候,有次課間操期間,在學校操場上撿到了二百塊錢,她發現周圍沒有任何人,同學們都上完操回班級了,她撿到錢后第一個想到的念頭不是自己揣兜里,而是立即將這二百塊錢交給班主任老師,雖然最后沒有找到失主,但她如此可貴的精神值得贊揚的。班主任老師將她的事跡上報給學校政教部門,學校以“拾起美德,送還真心”為主題報道了她的感人事跡。也因此她的事跡感染著整個校園,感染著每一位學生純潔的心靈。

  無獨有偶,在一次暑假,她與母親搭乘公交車到市區德克隆超市買菜,在公交車快到站的時候,她看見有一部手機掉落在座位底下,她急忙拿上手機在車廂內詢問失主是否在場,但是無人回應,她猜測失主早已到站下了公交,于是她把手機拿上,并在下車后的站臺等了失主一個小時,可是失主并未出現,無奈之下她把手機送到公交車隊辦公室,工作人員通過撥打手機上聯系人的電話,幾經輾轉找到了失主李先生,李先生來到車隊辦公室,對烏吉斯古楞同學和車隊辦公室人員紛紛表示感謝,李先生說道:“手機雖然不怎么值錢,但是手機里面的信息,號碼很重要,萬一有壞人利用手機號碼騙人,這就不知道帶來什么樣的可怕后果了。”

  這樣的事情她不只做過一次,2023年1月28日下午五點左右,她在外出回家路上看到地上有一個方方正正的黑色東西,由于好奇走進一看發現是一個錢包,錢包里面有好多紅色百元大鈔、銀行卡、駕駛證、身份證等眾多貴重東西,她猜到失主很著急,但當下四周也沒有人,她只好留在原地等了將近半小時,失主也沒有過來,于是她只好把錢包送到派出所,公安人員通過查找身份信息找到了失主的聯系方式,失主著急慌忙過來找錢包。仔細核對了之后還給了失主,失主表示十分感謝,想要答謝她,她也是拒絕了。第二天,學校方收到了一面寫有“拾金不昧,弘揚正氣”錦旗,通過失主描述,學校才了解到烏吉斯古楞同學的感人事跡。每每談起這些拾金不昧的好事,烏吉斯古楞同學總是羞澀地說:“這都是小事,都是我應該做的。”

  樂于助人是傳承美德,不事張揚是個人修養,烏吉斯古楞同學還是學校文明小衛士,在學校,她會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復習功課,幫助老師打掃辦公室,拾撿校園里的紙屑,擦洗教學樓道的展板,擦拭樓梯扶手等。她會從家里拿來清潔球,拿來抹布,清潔校園環境,默默無聞地奉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外出游玩、小區散步,她總不忘隨手撿起地上的奶盒、紙屑。烏吉斯古楞同學樂于助人、拾金不昧的事跡感動著失主,也感染著學校的每一個師生。

 

小小誠信星

——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宜小學孔灝

  孔灝,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宜小學五年級四班學生。他是班級的班長,在學習上勤學苦讀、刻苦鉆研,是一名品學兼優、誠實守信的美德少年。多次獲得國家、自治區、市、旗級比賽一、二等獎,獲評校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作為學校“誠信之星”的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誠實守信之歌。

  他信守諾言,待人誠懇,從不撒謊,在學校里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在家中他受到父母的言傳身教,他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是班里同學心目中的誠實守信楷模。

  對待家人,他始終守信守約。高爾基說過:“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個問心無愧的歸宿。”四年級時,他跟媽媽達成約定,每日必讀一些英語小美文,然后讓媽媽糾音,他總能如約執行。有一次媽媽很晚才到家,發現一片漆黑的家里唯獨書房的燈還一直亮著,而他正獨自一人邊看書邊等。看到媽媽的那一瞬間,他開心地笑了,說道:“媽媽,我還等著您糾音呢!”后來媽媽才知道,那晚家人一直勸說他不要再等了,他卻堅持著和媽媽之間的約定,沒有食言。

  還有一次,在小區玩耍時,他撿到一個皮包,里面有500元現金、一張銀行卡、兩張超市購物卡、兩包名貴香煙。面對利益誘惑,他不為所動,主動送到小區保安室,交給了保安叔叔,后來失主在第一時間聯系了他的父母親表示感謝,并拿出現金酬謝,但他婉言拒絕了,失主激動地說:“你拾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錢包,更是難道的誠信!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和不求回報的品德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還有一次,爸爸買來一只新的電熱水壺,他非常喜歡,就立即拿到廚房使用,因他在關水龍頭的時候無意間把壺浸濕了,結果通上電不一會兒水壺就燒壞了。爸爸下班回到家后,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就問這是怎么回事?他主動地向爸爸說明了原因、承認了錯誤。爸爸聽后用手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沒關系,孩子,壺壞了我們可以花錢再買,但是你的誠實,是用金錢換不來的!”

  對待朋友,他始終誠實以待。去年寒假,他和好朋友約好周六上午10點在離家不遠處的小公園門口集合,一起前往游樂園玩耍,但是因為好朋友臨時參加一個生日宴會忘記赴約。時間已經過了10點,孔灝沒拿手機無法和好朋友取得聯系,為了履行諾言,他在零下20多度的寒冷天氣中足足等了1個小時,好朋友參加完生日宴會才想起了和孔灝的約定,兩人再相遇時,好朋友為孔灝的誠實守信而慚愧動容。

  對待同學,他始終謙虛隨和。孔灝樂于關心幫助他人,善于調解同學間的矛盾,能夠和同學共同學習、共同娛樂、共同成長。尤其是對于班集體的榮譽他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他的身影,每次輪到他值日時,總是第一個打掃,在學校每當看到地上有紙片,不管是否自己的轄區,作為班干部的他總是彎腰撿起,然后扔進垃圾桶,同學們都夸他是一個好班長。

  他不僅自己誠實守信,也在敦促身邊的人,因為他相信“獨木不成林”。口齒伶俐,膽大心細,禮貌大方的他,曾獲得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首屆“華語行”語言藝術(朗誦)專業成果展演全國總賽“華語金星”榮譽稱號,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的2024春節特別節目中表現優異,被授予“優秀小主持人”榮譽稱號;在第二屆國際中文朗誦金梅花獎活動中,榮獲少兒B組二等獎;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屆普通話挑戰賽中表現突出,榮獲小學B組金獎。利用自己的特長,他競選上了校廣播員。在學校里,每一次播報他都興奮不已,因為他又有機會向同學們宣揚誠實守信了。每次,他都認真準備稿子,從寫稿到潤色,從背誦到情感,他都一絲不茍。有時候嗓子都練啞了,還繼續堅持著,希望盡自己小小的力量,讓更多同學加入“誠實守信”的隊伍中來。

  不僅如此,孔灝還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少年。在2022—2023學年中,他熱心集體工作,熱情服務同學,被學校評為“優秀少先隊員”;他還是個熱愛運動的活潑少年,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中,連續三年獲得第一名,展現出新時代少年的活力與自信。

  少年拔節正成長,誠信守禮揚四方!孔灝同學對家人、對老師、對同學,都能做到誠信守信。他文明守禮,待人誠懇,“對不起”“沒關系”“謝謝”是他的口頭禪,看到長輩,總會微笑打招呼,禮讓長輩先行,他就是這么一個誠信守禮的新時代好少年,用自己的點滴譜寫了一曲誠信守禮之歌!

 

奉獻愛心收獲感動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第九小學郭悅然

  郭悅然,女,漢族,2011年9月生,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第九小學六年級二班學生。曾榮獲“倡導全民閱讀構建書香前旗”世界讀書日活動榮獲“童話之聲”一等獎,2020年烏拉特前旗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朗誦活動中榮獲三等獎,烏拉特前旗“首屆青少年國防競技精英賽”榮獲三等獎,2021年烏拉特前旗“三好學生”榮譽稱號;2023年烏拉特前旗第五屆“新時代好少年”。

  一、播下熱心公益的種子

  也許是上幼兒園時媽媽帶她參加公益植樹活動,給懵懂幼兒的內心種下了公益的種子。從那以后,只要有她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她總會主動參與,例如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幫助貧困學生、參加保護母親河活動等等。

  時間久了,郭悅然覺得一個人參與公益活動還不夠,于是她開始組織活動。第一次活動是2019年暑假的一場義賣,當時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里連降大雨,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洪澇災害。郭悅然聽到家長們聊天時談到“受災的農牧民今年幾乎沒有收入”后,便組織了十幾個小伙伴拿出家里八九成新的玩具、繪本等在公園義賣,最終將收入的180多元錢全部捐給了當地紅十字會。郭悅然先后共組織5次愛心義賣、愛心捐贈活動,在她的帶動下,參與同學、伙伴約70余人次。愛心義賣不僅僅是出售閑置物品,更是鼓勵孩子們傳遞愛心大義與真情。一次次的公益行動,讓她從中深刻地體會到“物品有價,愛心無價”的意義,她關愛他人的意識更強了。“一滴水也許微不足道,可如果無數滴水匯成一股股清泉,卻足以滋潤人們的心田。”她曾在作文里這樣寫道。

  二、長出熱心公益的幼苗

  “臨時約人參加活動會有很多問題,約到的人也少,我也要組建自己的志愿服務隊。”郭悅然在2021年暑假對媽媽說。萌生了這個想法后,她便開始行動了。征集隊名、設計隊徽、“招兵買馬”、“試運行”……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經過組織同學參與當地志愿者協會的“烏梁素海清源行動”生態環保志愿服務項目,郭悅然信心更足了。2021年10月13日是少先隊第72個建隊日,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小螞蟻紅領巾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了,班里的每個同學都是志愿服務隊的一員,開展活動時都可以呼朋引伴,“小螞蟻”力量雖微,卻也可以凝聚成一股股力量,匯成滋潤人心田的“一股股清泉”。

  自志愿服務隊成立以來,郭悅然帶領志愿服務隊隊員積極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在節假日,到公園廣場撿拾垃圾,做關愛生態環保的宣傳者、踐行者;在“世界讀書日”,為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明安鎮小學捐贈圖書、學習用品及衣物;在植樹節,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梁素海生態環境修復區義務植樹;下雪后,不懼寒冷清理學校及周邊積雪;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幫幫樂”志愿服務集市上,幫助殘疾人銷售自主創業生產的家居洗化用品。

  三、懷揣成為大樹的夢想

  當她和別人聊起這些公益活動,最讓她津津樂道還屬組織班里同學一起幫助鄉村留守兒童的事情。臨近2024年元旦,郭悅然遇到小區里在鄉村任教的阿姨,閑聊間了解到一些鄉村學校的學生缺少學習用品、書籍等物品。回到班里,她立即將自己“愛心接力”的想法告訴了小隊友,又在全班發出了號召。不到兩天的時間,同學們就根據所需帶來了筆、本、尺子、馬克筆、課外書、益智玩具等10余種300余件物品。經過小隊長們的分類整理,將這些物品由家長代表在元旦前夕送到了鄉村小學孩子們的手里。當通過手機看到鄉村小學的孩子們收到禮物的高興模樣,全班同學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位班長在班里更有威信了,組織活動時隊員們的參與度更高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公益行動的隊伍中來,愿它像一棵參天大樹能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來綠蔭。”郭悅然期許道。

 

小小環保“銀行家”

——烏海市烏達區團結路小學郝暄博

  郝暄博,男,漢族,2012年12月出生,烏海市烏達區團結路小學五年級3班學生。曾獲全國第35屆小作家寫作能力6級榮譽稱號,被自治區團委、少工委授予紅領巾獎章個人二星章。

  教室里,有的同學做完課堂練習后,隨手就把練習紙扔掉了,潔白的紙躺在地上被踩得臟兮兮的。郝暄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剛開始,一下課他就忙著撿拾同學們丟棄的練習紙。后來他覺得自己一個人撿也不是辦法,得讓所有的同學都參與進來。于是,他與幾個同學一起策劃創建了“環保小銀行”。郝暄博把家里裝貨的大紙箱做成“環保小銀行”的“攬儲箱”,讓同學們把廢舊物品“存”入箱內,積累到一定量就將廢舊物品賣給收購站,還把賣廢品的錢用于班級活動經費。為了動員大家都將廢品存到“攬儲箱”里,他還為“環保小銀行”設計了宣傳口號:“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自從有了“環保小銀行”,同學們主動到垃圾桶旁把丟棄的廢紙和水瓶收集到“攬儲箱”里。值日時,許多同學都去回收廢紙和作業本。大課間,學校衛生區巡視的同學也自發地搜尋被丟棄的水瓶和紙片。甚至,有的同學和家人一起出去吃飯也不忘收集水瓶……剛開始,“環保小銀行”還只是在班級同學之間開展“業務”,后來臨近班級也加入進來,建立了“環保小銀行”分行,不久之后,從整個年級再到全校都廣泛建立了“環保小銀行”。全校890余名學生都成為它的“業務員”。每到周末,郝暄博都會帶領“環保小銀行”的同學們把積攢的廢舊物品賣到收購站。為了確保收入的每一分錢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郝暄博還組織大家評選出兩位財務部長,一個負責管賬,一個負責管錢。“環保小銀行”支出的每一筆錢都要經過班會討論通過。每到周一,郝暄博都定期開會公布上周“環保小銀行”收益,不斷提高大家的積極性。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好(郝)行長”。

  同學李浩克因父母工作忙,一直和奶奶生活,不能認真完成作業,待人不禮貌,總是遲到,上課也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摳手指頭就是玩鉛筆,還喜歡說臟話,把塑料瓶子對準垃圾桶當靶子玩,寫不好作業就撕本子,鉛筆沒用完就扔了。郝暄博主動和李浩克交朋友,主動幫助他聽寫生字,耐心地給他講解不會的題,發現他說臟話,及時糾正。每當李浩克把沒用完的鉛筆、作業本等能用的東西扔了,郝暄博都主動幫他撿起來制作成小手工送給他。慢慢地,李浩克遲到的次數少了,上課的小動作消失了,也不再說臟話了。看到郝暄博將他扔掉的廢舊物品改頭換面重復利用,從好奇驚訝到心有所動,最終他也加入了進來,自覺回收廢舊物品和郝暄博一起做成美觀實用的手工制品,成為“環保小銀行”的“業務員”,還幫助郝暄博一起動員其他同學加入“環保小銀行”。

  在郝暄博的宣傳和倡導下,“環保小銀行”不僅在學校里如火如荼地推廣開來,在社區也逐漸有了“業務”。郝暄博那句“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被廣泛傳播,甚至逐漸深入人心。今年在郝暄博的推動下,社區舉辦了廢舊物品時裝秀活動。郝暄博用平時積攢的塑料袋、礦泉水瓶、廢紙板等做成的漂亮禮服,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在郝暄博的推動下,社區先后舉辦了以物易物活動、舊物置換共享活動、白色垃圾志愿服務活動,還創建了社區舊貨跳蚤市場,建立了線上舊物共享信息微信群,同時還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舉辦了垃圾分類知識有獎競猜活動。為了讓社區居民更好地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要領,郝暄博主動出鏡協助社區拍攝垃圾分類知識小視頻,并通過烏達發布融媒體平臺廣泛展播。如今,環保已成為郝暄博所在社區的一張名片。

  在郝暄博的影響下,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開始踐行環保理念。家里洗菜、淘米后的水會用來澆花、沖廁所,快遞箱被改造成可擺放在桌面的“小垃圾箱”,用完紙的卷紙筒變成筆筒,廢舊塑料瓶加上燈條和開關變成漂亮的燈飾,無用的廣告紙變成青蛙、花籃、收納筐......有一次,妹妹寫作業時一頁沒寫完就翻頁了,還有一頁因為寫錯字用橡皮擦黑了就沒寫。他嚴厲地批評了妹妹,還帶著妹妹一起撿垃圾、一起用廢舊物品做手工幫助她提高環保意識。還通過給妹妹講大樹與紙張的關系、講環保故事、舉身邊的例子等他能想到的方式引導妹妹節約用紙。后來,妹妹也有樣學樣,發現自己衣服小了,主動放到社區舊衣服回收箱里。當我們和郝暄博聊起這件事時,他高興地說,看到妹妹的進步,他還給妹妹買了一個棒棒糖作為獎勵。為了更好地普及環保知識,郝暄博一有時間就廣泛閱讀與環保相關的書籍。諸如《一棵大樹的旅行》等環保類圖書在他的書房里被擺得滿滿的。

  疫情期間,“環保小銀行”的“業務員們”累計捐款3000多元。去年夏天,酷熱難耐,但少先隊員們要戴紅領巾上學。紅領巾圍在脖子上太熱了。老師說可以通過戴隊徽代替戴紅領巾,但有些少先隊員的隊徽都找不到了。“環保小銀行”把賣廢品的錢拿出來為少先隊員們每人買了一個隊徽。從那以后,同學們的積極性更高了。在郝暄博的帶動下,他所在的少先隊中隊榮獲全國紅領巾中隊稱號。自治區團委、少工委還為他們頒發了紅領巾獎章集體中隊四星章,郝暄博個人榮獲二星章。

  如今的“環保小銀行”已經成為學校、社區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知識、踐行環保理念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垃圾是放錯地方的寶貝”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好(郝)行長”這個親切的稱呼越叫越響。

 

厚植家國情懷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連浩特市第四小學張梓萱

  張梓萱,女,回族,2013年3月出生于內蒙古二連浩特市,現就讀于二連浩特市第四小學五年(三)班,任該校大隊委,宣傳委員,2023年度二連浩特市新時代好少年。

  老師的諄諄教導,父母的悉心培養,社會的關懷幫助,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張梓萱一天天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熱情開朗的小學生。在老師眼中,她關心集體,積極進取,樂于為班級服務,是同學的好榜樣,老師的好助手。在父母眼中,她自強自立,勇敢堅強,積極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參加小區義務勞動,遇到困難從不輕言放棄。在同學眼中,她熱情友愛,團結向上,組織成立班級學習互助小組,并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鄰里眼中,她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干。

  張梓萱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學生,生長在各民族和諧相處的內蒙古自治區,從小便感受到各民族團結包容、守望相助,上學后,她處處維護民族團結,和各族同學親如一家。她的父母是退役軍人,經常通過校內外實踐活動培養她愛黨愛國情懷,從點滴小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她遵守法律法規,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生態環境,她經常帶著幾位小伙伴主動為社區做好事,撿拾道路、公園景區綠化帶白色垃圾,清理墻壁上的小廣告等。外出游玩、小區散步,她總不忘隨手撿起地上的紙盒、紙屑,一言一行講道德,舉手投足見文明。她連續三年寒暑假期,參加“野生動物保護行動”,為邊境線上的黃羊送水、草料,遇到受傷的鷹隼、鵝喉羚、黃羊等野生保護動物,她積極聯系相關部門前往救助;利用課余時間為環衛工人送早餐,幫助環衛工人打掃街路,從不怕臟更不怕累;在多項公益活動中總能看到她小小的身影,她多次積極參與到“大手牽小手”“情暖童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月捐”等志愿服務活動中,為貧困同學捐款捐物,2022年,張梓萱第一時間將自己積攢的1500元零花錢和稿費全部捐獻給市紅十字會,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作為一名紅領巾講解員,她用兒童伙伴熟悉、親切的語言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講好黨的故事、新時代偉大成就的故事、先鋒人物的故事。2023年3月5日,她組織同學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參與志愿服務 爭當文明使者”活動,還隨志愿服務隊到賽烏素嘎查進行“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宣傳。節假日中,張梓萱作為小講解員到國門、科技館、博物館等場地為市民群眾進行展館宣傳講解。2023年以來,她積極參加“黨的故事我來講 爭做紅領巾講解員”“喜迎二十大 爭做好隊員”“學習二十大 做好接班人”“踐行二十大 語贊新時代”“歌頌黨·歌頌祖國·贊美家鄉”“北疆教育心向黨 攜手奮進新征程”“傳承紅色基因 唱響紅色旋律”“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等演講朗誦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張梓萱愛好廣泛,喜好運動,熱愛編程,酷愛架子鼓和朗誦,鐘情閱讀。她十分注重自己的思想品德培養,課余生活較為豐富,在完成計劃的學習任務和家務后,她會做一些小手工、小實驗,養一些小動物,種一些小植物,日常的觀察上手,鍛煉了她的寫作能力,多篇作文獲得獎勵。2023年8月她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紅領巾代表,參加了“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研學夏令營活動,被評為優秀小營員,9月參加“小石榴籽走邊關”,實地尋訪守邊戍邊戰士和三代戍邊人烏尼孟和,感受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對祖國邊疆和這片草原的摯愛。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她懂得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她立志用自己的方式感染身邊人,用實際行動帶動身邊人,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一名更加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為國家做貢獻,為祖國爭光!

 

田徑小將的“冠軍”蛻變之路

——包頭市第二十四中學趙旭升

  趙旭升,男,漢族,2008年9月出生,就讀于包頭市第二十四中學初三年級四班。2023年,16歲的趙旭升收獲了滿滿的成長碩果和人生驕傲:內蒙古自治區第15屆運動會3個項目冠軍,并破三個記錄;自治區U系列精英賽2個項目冠軍;自治區中學生田徑錦標賽4個項目冠軍。站在冠軍領獎臺的那一刻,趙旭升心中有了更大的目標:繼續刻苦訓練,將來要為祖國出征!

  一、結緣田徑

  趙旭升從小就對田徑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卻苦于沒有專業教練的訓練和指導,想要成為一名優秀體育運動員的心愿一直埋藏心底。

  2021年,趙旭升升入包頭市第二十四中學。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和示范性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包頭市第二十四中學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體育后備人才。趙旭升十分珍惜這個平臺,一入學,就報名參加了學校田徑專業隊。

  兩年間,校園操場上,他始終是跑道上那個努力奔跑的男孩。剛開始參加專業訓練,趙旭升就是一個運動小白。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跑的慢、跑的累......那時候也想過放棄,但每當想到自己從小以來的夢想,想到學校對田徑生的栽培與重視,他便繼續咬牙堅持。每天早晨,當同學們還在吃早飯,他已經奔跑在田徑場上。沒有技術、也沒有能力,看到師哥師姐在跑動時,技術動作十分完美,他便開始焦慮起來:“什么時候我可以達到他們那樣的水平啊!”他不斷地觀察研究師哥師姐的動作、技能,一點一點地“偷師學藝”。

  遇到難點、難題的時候,不厭其煩的去問教練。矯正動作、改進技術、學習要領。一次的混氧訓練中,教練下達15公里的訓練要求。師哥師姐們說:一定要沉下心來,這是一場漫長的訓練。趙旭升不以為然,剛開跑時,他感到無比輕松,漸漸的開始體力不支,一看表才6公里。“怎么辦?是咬牙跑,還是放棄?”體能已達極限。他心里掙扎著,呼吸也逐漸加重,腳步開始雜亂,有了放棄的想法。就在這一刻,“調整呼吸、放松身體、跟上節奏!”師哥們的提醒在耳邊響起,他意識到自己一開跑就是錯誤的。于是,按照師哥們傳授的經驗,他迅速調整,下定決心要跑完全程。8公里、9公里、10公里、11公里,心中一遍一遍的鼓勵自己,終于跑表提示15公里結束。

  那一刻,趙旭升才知道跑步不僅是為了提高運動成績,還磨練意志,教會他做人的道理。

  二、一“跑”成名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趙旭升的技能和水平飛速發展。

  訓練了幾個月后,趙旭升迎來了第一場比賽——8公里的越野賽,當時他是初中組年紀最小的。

  開槍了!趙旭升沖出去找到第一集團,緊緊地跟著,可在距終點還有2公里時,由于和對手在能力上存在差距,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拉開,最終只獲得包頭市第四名的成績。盡管心有不甘,但也為學校爭了光,更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他心里暗暗立志,以后一定要站上更高的領獎臺,走出屬于自己的輝煌之路。

  接下來的訓練中,他更加努力了。漸漸地,可以跟上師哥們的訓練步伐。每年假期,學校都會組織外出集訓,過年也不能回家。2022年冬訓結束后,迎來了內蒙古運動會包頭市選拔賽,這時的趙旭升站在賽道上已不再膽怯。教練也細心講解技術和策略,鼓勵他要大膽、要自信。發令槍一響,他按照自己在訓練中的強度配速跑了出去,1500米是田徑場三圈再加三百米。他有計劃地分配著時間,在最后300米的沖刺中,他和其他對手拉開距離,以5秒的優勢拿下第一,取得代表包頭市參加內蒙古全運會的資格。

  三、化繭成蝶

  內蒙古全運會如期而至,這是趙旭升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

  預賽800米只為沖進決賽求穩,最后以2.03的綜合成績排第一晉級決賽。決賽檢錄前,教練為趙旭升鼓勁:“相信自己!拿第一!破記錄!”帶著期望,帶著自信,趙旭升走上決賽賽道。

  八個人以弧形站在起跑線上,發令員做著最后的準備。

  各就位……預備……槍響了!

  八個人如同離弦之箭。趙旭升跑出去搶道,但位置不利被卡在后面,此時還有六百米。“要沉下心!”師哥們囑托在二遍響起。跟隨節奏,趙旭升到了最后三百。這時候,教練在看臺上大吼:“該發力了!”趙旭升放大步幅從倒數第三趕超到第二,此時的他有些疲憊。但在檢錄處,教練的肯定讓他瞬間又有來拼了命也要拿第一的力量和勇氣。趙旭升調整呼吸、加快節奏,加速、加速、再加速,終于沖過終點。

  “第一名”!!!

  時間仿佛在那一刻定格,1.59.49!

  趙旭升大吼一聲,所有的疲累一下子消散了。他成功打破內蒙古自治區男子丙組800米2.01.76的記錄,證明了自己!更堅定了有朝一日,能為國出戰的信心!

  作為一名中學生,趙旭升明白:只有全面發展,未來田徑的道路上才會走得更遠。他合理安排時間,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將在學習上與訓練中遇到困難都一一化解。在田徑發展的路上,趙旭升一直牢記教練的一句話:只要有夢想,勇敢去追求,總有一天會站到成功的頂峰,俯瞰那一片屬于自己的風景。

 

勤學善思好少年 向上向善好榜樣

——鄂溫克族自治區鄂溫克中學阿斯娜

  阿斯娜,女,蒙古族,2009年10月生,就讀于鄂溫克族自治區鄂溫克中學八年四班,共青團員。曾榮獲第二十一屆“龍之聲”全國書畫大賽美術金獎,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詩歌朗誦比賽二等獎,自治區“同步閱讀之星”三等獎,第九屆全市“圖書館杯”三語朗誦大賽二等獎,呼倫貝爾市雙語播音主持人比賽、“海一中杯”演講比賽獲優秀獎等榮譽。

  阿斯娜是老師、同學心中品學兼優、誠實守禮、陽光活潑的美德少年,她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用正直、善良和守信詮釋著她的“美德”。

  一、勤學善思,努力上進,是新時代少年成長之路

  對待知識,阿斯娜總是充滿好奇,善問是什么,善尋為什么,善思怎么樣。在家里,她的書籍擺滿了三個書架。她堅持每天閱讀,已經閱讀了《西游記》《飛往你的山》《瓦爾登湖》《你當像鳥》等大量的經典文學作品和名著。她還經常與同學一起交流分享讀書心得,拓寬自己的思維與想象。她努力學好每一門功課,以年級第一的成績步入中學,每學年都被評為學習標兵。她不僅自己勤奮學習,還愿意幫助其他同學,她說:“因為我們是一個整體,作為班長我更應該在學習上幫助同學共同進步。”班級同學都被阿斯娜的勤奮好學所感染,漸漸形成了比學趕超、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

  二、文明友善,傳承美德,是新時代少年應有之情

  阿斯娜溫柔善良,樂于助人,常常用自己的善舉默默影響著周圍的人。她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每到假期,父母下班回家都能吃上她做好的午飯。在班級與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臨近小學畢業,班級有個同學患上了嚴重的疾病,她作為班長,在學校發起募捐活動,現在還時常組織同學們與其視頻聊天,鼓勵他增強信心,與病魔斗爭。生活中的阿斯娜,就是這樣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三、德才兼備,全面發展,是新時代少年必備之能

  阿斯娜多才多藝,興趣廣泛,經常參加各類文體比賽并獲得了各種榮譽。她熱愛體育鍛煉,喜歡形體訓練、游泳等活動,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曾榮獲呼倫貝爾市第六屆游泳比賽蛙泳50米第二名、100米第三名,呼倫貝爾市第四屆少兒超模大賽“十佳超模”,鄂溫克旗第二屆青少年模特大賽二等獎等獎項。阿斯娜在加強身體鍛煉的同時,也注重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多次參與主持各級大型活動,曾獲得鄂溫克旗第六屆校園之星播音主持人比賽二等獎,“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鄂溫克旗朗誦比賽一等獎、優秀主持人獎,在“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鄂溫克旗朗誦比賽中獲二等獎并參與主持。同時,阿斯娜不僅僅著重提升自己“說”等能力,也不斷加強自己“寫”的水平,她的作文都會被當作范文在班級誦讀,并且在各類比賽中斬獲頗豐,獲得了包括全旗“未來之星”作文比賽第二名,全旗體驗式教學課題競賽一等獎,全旗學生現場作文比賽三等獎,第二十六屆校園書法大賽硬筆書寫第一名等在內的諸多榮譽。

  四、心存夢想、踐行初心,是新時代少年應有之責

  阿斯娜熱愛自己的國家,愛優秀的傳統文化,她在自己的演講稿中寫道:中華民族在華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建立了緊密的聯系,我的家鄉呼倫貝爾草原上生活著漢、蒙、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40多個民族,他們像一家人一樣團結,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新時代的共青團員,要加強民族團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她秉持著心中的夢想,平時在家經常和媽媽一起學“學習強國”,積極參加問答題環節,將愛黨愛國的種子深埋于心。在班級互助互愛,厚植民族團結精神,積極參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班會、中隊會,制作民族團結手抄報,學習宣傳民族團結精神,向班上其他同學學習達斡爾、鄂溫克等少數民族語言,不斷加強同各民族同學的交流交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

  阿斯娜像一棵充滿生命力的小苗兒,愛黨愛國、勤奮學習、自強自立、親情友愛。在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滋養下增長知識茁壯成長,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陶冶情操,磨煉意志,逐漸成為一名更加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勤學善思好少年 向上向善好榜樣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濱湖小學王嫣博

  王嫣博,女,漢族,2011年10月出生,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濱湖小學六年級二班學生,數學課代表、大隊部副大隊長。她具有積極向上的品質,熱愛祖國,熱心公益,積極主動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項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曾多次參觀位于首都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烏蘭察布市的“集寧戰役紀念館”等紅色遺跡和革命文物,通過對英雄的緬懷和對革命歷史的不斷學習,使得她從小就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從小培養了個人的愛國主義情操。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更是積極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為抗疫貢獻自己一份力量。她陽光向上、成績優異、樂于助人,經常主動幫助身邊同學的學習和生活。愛好廣泛,唱歌、繪畫、跳舞、書法、朗誦等都很優秀,在學校里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

  她品學兼優、嚴于律己,從小就非常喜歡閱讀,家長也非常重視她的教育,讓她從小就接觸各種知識,每周都會去市圖書館閱讀或借閱,逐步培養了個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她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是一名善于思考的學生。她思維活躍,善于發現問題,總是能夠快速地掌握知識點,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在大量的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成為了學校里的佼佼者。在學校大隊部里,王嫣博也是一名出色的隊員。能夠與同學們融洽相處,幫助她人解決問題。在大隊部中,她還帶領小伙伴們一起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和協作能力。曾榮獲2023年度烏蘭察布市“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榮獲2023年度集寧區教育系統“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榮獲2023年度集寧區濱湖小學“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并多次榮獲集寧區濱湖小學“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部”等榮譽稱號。

  她道德品質高尚、文明行為規范、勤儉節約、熱心公益。

  作為新時代好少年的她具有廣泛的社會視野和關注時事熱點的能力,并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目前,我市正舉全市之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王嫣博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點點滴滴從自身做起。每天上學,校服穿戴的整整齊齊、佩戴紅領巾,臉上洋溢著熱情和自信的笑容,在校園里對老師同學有禮貌;在公共場所對叔叔阿姨熱情、在家里對父母孝順。從她身上,時時刻刻傳遞著一份責任和一份愛。放學回家后,寫完作業,主動帶著弟弟清理樓道衛生、整理鞋柜、收拾衛生,并且每當看到小區內有雜物或樓下的自行車擺放凌亂等,都會帶著弟弟一起打掃、整理。時時刻刻從自身做起,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一些人、帶動一些人,讓“做文明有禮集寧人”的理念成為每個人的共識,文明共創、和諧共建。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2022年8月份,在疫情防控期間,她所在的家鄉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土牧爾臺鎮金壩地村村委會號召大家募捐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得知此消息后,她和弟弟商量并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和鼓勵,決定拿出200元的壓歲錢捐給家鄉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再如2023年5月烏蘭察布紅十字會舉辦的攜手一起捐“內蒙應急救護一體機”、2023年12月18日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的6級地震、集寧區教育局舉辦的慈善捐等等,她都積極的參與。處處體現著小愛心大責任。

  她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身心健康。不僅在學習上具有優異成績,在體育、音樂、美術、舞蹈、書法等方面也具有突出的表現。她積極參加學校和社會舉辦的各項活動,每一次活動中,都能全神貫注、全力以赴的參加并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曾多次榮獲校運動會“女子100米冠軍”、“4x100米女子接力賽冠軍”、榮獲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大型少兒成長才藝節目《草原娃》中“優秀小演員”稱號、榮獲“蒲公英杯”首屆藝術競技大賽國標舞最佳表演獎、榮獲第四屆金龜子國際兒童藝術節全國總決賽舞蹈類金獎、榮獲全國青少年宮展演內蒙古鉑金獎、榮獲全國社會書法藝術水平考試“兒童畫”一級、獲得中國國際標準舞十級、獲得中國音樂學院“少兒歌唱”四級、參加2023烏蘭察布“六一”兒童節文藝晚會等。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榮譽的取得,不僅可以增加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還可以使她在社交中更加自如、更加得體,贏得更多的朋友和支持。

  王嫣博說:“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為社會做出貢獻。我要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時刻以新時代好少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帶頭作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和幫助更多的人。”

  新時代好少年是我們社會的未來和希望,她們的涌現和成長,是我們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應該向她們學習,勇于拼搏,追求卓越,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讀有益的書 做有用的人

——準格爾旗民族中學樊雨嘉

  有這么一位陽光女孩,她有著謙虛進取的學習韌勁,在她身上閃耀著虛心好學、勤學善思的亮光,她就是樊雨嘉。

  一、在學海中探索,她執著善思、積極進取

  新學期、新氣象、新希望,沉寂了一個假期的校園呈現出勃勃生機。同學們重返課堂,開啟新學期的校園學習生活。在初二11班的教室里,樊雨嘉正在全神貫注聆聽英語老師的講課,并不時與老師、同學互動,牢牢掌握所學的知識點,靈活運用到做題中。

  成功的花兒,和那被人驚羨的美麗,都源自汗水與堅持!學習上,樊雨嘉勤奮刻苦,無比執著,成績始終名列班級、年級前茅,是同學們心目中名副其實的“小學霸”。對待學習,她時刻充滿了激情和上進心,力求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常常因為與同學們研討學習方面的問題而面紅耳赤,有時甚至為解決一道難題而冥思苦想。她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思考力,不僅僅滿足于知識的表面,而是努力向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提升自己,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初一年級剛開始接觸歷史,樊雨嘉感覺非常地新奇,特別是對唐朝的歷史人物故事尤為感興趣,因此也喜歡看一些關于那個時期的詩集、影視劇、書籍等文化。但隨著課程難度逐步加深,她對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不能夠深刻地理解記憶,針對這個問題她開始進行獨立思考,總結了一套“縮減記憶法”,按照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先后順序,她以時間軸為準繩,將事件內容進行串聯梳理,把大篇幅的背誦內容縮減歸納整理,做成學習目錄單,這樣既省時省力、一目了然,也便于背誦記憶,而且還方便攜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有效提升了學習效率。同時,她還將這個方法分享給與她有同樣困惑的同學,幫助他們背誦理解歷史知識點,很多同學在借鑒后,成績都有了很大提升。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樊雨嘉之前也不是很有興趣,總是摸不著頭腦、思路不夠清晰,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她在課前預習新課,將知識點采用分類列舉、歸納總結對比,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顯眼醒目突出知識的重難點,并把新課內容列重點精細制作在預習單上,通過實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解決三角形判定、因式分解、動點問題時起到很大的作用。不僅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還鍛煉框架列圖的思維,這使得她在新課的學習中游刃有余,當然,在學習中她也有許多疑問,但她通常都會自己鉆研、與同學討論,有時也會在課間去請教老師,直到把不會的題弄懂為止,她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帶動了班級向上向好發展。

  二、在舞蹈中拓展,她愛好廣泛、全面發展

  國際標準舞總會拉丁舞金牌,2023年國際標準舞全國邀請賽內蒙古.呼和浩特暨首屆體育舞蹈精英賽青少年新秀單人14歲A組L一等獎、單人14歲以下組L二等獎、單人14歲以下A組L二等獎……

  舞蹈,樊雨嘉是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沒有出生于舞蹈家庭的優越環境,也沒有專業的學習。僅是一種興趣愛好,樊雨嘉憑借一股倔強、熱愛,勤奮刻苦,追求所愛,辛勤付出,希望自己在熱愛的舞臺上大放異彩。在七年、兩千五百多天的舞蹈學習生涯中,樊雨嘉堅持上課,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積極練習基本功,日久天長的磨練不僅是舞蹈功底,更是學習的意志。

  記得2022年年初,樊雨嘉的腳患甲溝炎有近一個月的時間,為了不耽誤學習每天堅持到校上課,強忍著疼痛定期修剪包扎換藥,周末也不放過自己,正逢拉丁舞等級考試在即,錯過只能等下一年,還有各類匯報演出,她擔心因為請假錯過老師教授的每一個精彩動作而影響到考試成績,堅決不請假,強忍著疼痛反復練習動作技巧,將近一個月的緊張練習中,每次一個半小時后放學回家,指甲縫里全是血,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然而她對學習的這種執著的態度,也讓老師和父母由衷的欣慰,比起舞蹈對她的吸引力,她說疼痛的困難顯得微不足道。

  三、因感恩而奮進,她熱心公益、志在高遠

  “少年不展風云志,空負恰好少年時。”樊雨嘉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新時代的少年,遵守社會公德,心懷感恩,熱心公益。

  在班級里,樊雨嘉總是能耐心幫助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難題的同學,班里的哪位同學遇到不會解答的題目時,總會找她,她會第一時間放下手中的事情主動伸手幫忙,按照解題思路一步一步耐心講解。

  小學時,班里一位女同學家庭特殊,父母沒有條件親自照顧,從小與奶奶生活在一起,導致孩子未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抄作業、亂花錢的壞習氣真不少,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在班里組織的“一幫一”互學中,她主動擔當,與對方結成“對子”,手把手耐心認真地輔導,從解題思路到多種方法,還經常鼓勵對方要好好學習、要樂觀自信、要以優異的成績證明自己。幾年來,在樊雨嘉的傾心幫助下,該同學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績直線上升。畢業之際,這名的同學奶奶特意趕來,向樊雨嘉表示感謝。

  學校課后服務普遍枯燥乏味,為了使學生們更加主動參與學習,研究探索,樊雨嘉主動報名,邀請自己身為化學老師的父親抽空到學校,擔任同學們的課后服務輔導老師,與父親一同協作,為大家做了精彩的創意科學實驗,為班級同學增長了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

  陽光總在風雨后。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樊雨嘉看到了社會溫暖和關懷,看到了努力后的收獲和成績,她有愛自己、做優秀自己的自信,也有用自己的微光影響和照亮他人的恒心和毅力。沐浴溫暖,心向陽光,樊雨嘉正邁著堅定的步伐,執著向前。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美德

——巴彥淖爾市實驗小學段沫含

  段沫含,女,漢族,2013年5月出生,就讀于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實驗小學五年級。曾榮獲2023年第五屆 “致敬英雄”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創作主題教育競賽活動省級二等獎和優秀獎,第六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選拔賽二等獎,臨河區首屆紅領巾講解員大賽優秀獎,其創作的微視頻作品入選了全國少工委主辦的素養教育項目。

  一、踐行雷鋒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段沫含爭做雷鋒式好少年,每年的“學雷鋒紀念日”,段沫含都會號召同學們一起去革命烈士陵園擦拭墓碑、祭奠先烈。段沫含還會帶領同學們把公交站點的各個角落清理得干干凈凈,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干凈、整潔的乘車環境,擦亮了城市窗口。在活動中,作為副班長段沫含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遇到臟活、累活、苦活、從來都是搶先干、帶頭干、從無半點怨言。在生活中,段沫含會經常去看望一位常年資助貧困生的老人,學習老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段沫含參加了2023年第五屆 “致敬英雄”全國青少年文化藝術創作主題教育競賽活動,其創作的微視頻《我和我的祖國》和書法作品《描繪我心中的英雄》分別榮獲省級二等獎和優秀獎。在學習英雄的光榮事跡的過程中,她參加北京晚報讀者俱樂部舉辦的“小讀者致敬英雄八一英雄”活動,深刻感受到軍人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情懷。

  段沫含追尋黨的歷史腳步,在“紅船精神”的照耀下,積極深入地學習民族發展進程中的光榮傳統和黨的精神。她參加了2023年由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共青團、教育局、少工委舉辦的“二十大精神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臨河區首屆紅領巾講解員大賽并獲得優秀獎。在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時,段沫含創作的微視頻作品《紅色記憶的召喚》也入選了全國少工委主辦的素養教育項目,并在相關媒體展示。段沫含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的過程中,創作的書法作品榮獲校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爭做民族團結小石榴籽”大賽二等獎。

  二、少年強國有我,激發科技夢想

  2023年,段沫含走進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電工研究所,在這里學習了我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知識。段沫含把 “少年強則國強,科技強則國強”的科技夢始終懷揣于心,努力學習,在第六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選拔賽中,段沫含呼吁環保的作品——《保護海洋陸地》獲得二等獎。

  三、弘揚傳統文化,倡樹文明新風

  段沫含遵守文明禮儀,是文明風尚的實踐者。為了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普通話。段沫含帶領同學們一起,走進校園、走進社區,糾正不規范的語言、宣傳普通話。

  段沫含積極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心懷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昨日少年,今日未來”段沫含是一位新時代的好少年,是盛開在祖國新時代下的一朵鮮艷的紅花。

 

風雨中的向陽花

——興安盟科右前旗興安北京小學劉昱菲

  劉昱菲,女,漢族,2014年6月出生,就讀于興安盟科右前旗興安北京小學四年四班。在老師同學眼中她成績優異、陽光開朗,而在父母的眼中,小小的她為飽經風雨的家帶來了一束光。從父親腦出血開顱手術后,“孝于親,所當執”就成為了她的座右銘,兩年多的時間,她一直在幫助照顧父親,樂觀堅強、不畏風雨,用行動詮釋了孝道,用愛心溫暖了親人,成為了同學們身邊孝老愛親的好榜樣。

  一、小小的她成為了媽媽的精神支柱

  2022年5月的深夜,小昱菲的爸爸突然嘔吐抽搐,昏迷不醒,在被緊急送到醫院后確診為重度腦出血,需要立即開顱手術。自此劉昱菲家庭的生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因為媽媽要全力照顧病重的爸爸,可能無暇顧及她,小昱菲暫時住在同學家,年幼但卻懂事的她怕媽媽擔心,堅定的對媽媽承諾,“媽媽,您去照顧爸爸,不用擔心我,我能照顧好自己。”年僅8歲的她開始學著照顧自己,在學校好好學習,在同學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盡力讓媽媽沒有后顧之憂。得知媽媽終日奔走在醫院,在照顧病人和籌錢之間,心力交瘁,小昱菲明白,自己就是媽媽的精神支柱。每次和媽媽通電話,感受到她的疲憊時,小昱菲總會給媽媽加油打氣,給予她信心,也會告訴她自己的生活學習近況讓她安心,漸漸的她成為了媽媽心里溫暖的小太陽。

  二、堅強的她成為了爸爸的“小護工”

  三個月后,昱菲的爸爸出院,但康復期間二次出血,并伴有輕度抑郁,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此時她的爸爸已經癱瘓在床而不能自理,吃飯、吃藥、上廁所都只能在床上解決。每天小昱菲早早起床,和媽媽一起給爸爸洗尿布、倒尿盆、倒水、喂飯、幫忙翻身、洗菜、刷碗、打掃衛生等,這些都忙完,她抓緊一切空閑的時間,用來學習、寫作業。無論放假還是開學,同齡的同學大多時間都在玩耍,她卻在日復一日幫媽媽分擔中度過,卻從沒抱怨過一句。知道爸爸生病治療費用巨大,媽媽照顧爸爸又無法工作,家里欠下了債務,懂事的小昱菲省吃儉用,從不張口跟媽媽要零食和玩具,炎炎夏日都不舍得買一塊雪糕,每到周末她還會提著自己的“專用袋兒”,去小區里撿拾一些廢舊的紙殼和礦泉水瓶,積攢起來賣錢后再給自己更換一些新的學習用品。臥病在床的爸爸看到她心疼又上火,每天以淚洗面。為了寬慰和激勵爸爸,避免抑郁加重,她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開導他,給他講笑話,揉揉腿,揉揉后背,在她日復一日的陪伴和堅持下,原本消極的爸爸逐漸對生活和未來有了希望。為了方便父親就醫,昱菲全家都租住在車庫內,母親靠打工維持生計,這兩年多漫長而艱難的生活,她卻堅強和樂觀,覺得照顧父親不僅僅是責任,更是她的財富,她開玩笑的說:“以后出去找工作當護工的話,我都得有20年的經驗了,一定會很受歡迎的”。

  三、優秀的她成為了學習的好榜樣。

  生活磨礪了小昱菲堅韌的品格,也讓她在校園里快速的成長。即便父母無暇顧及她的學業,她依舊自立自強、勤學善思,不僅取得了優秀的成績,還獲得了校級、旗級“三好學生”“計算之星”等諸多榮譽稱號。她照顧爸爸的孝心和努力學習的拼勁也激勵著身邊的同學們,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小昱菲就像一株開在風雨中的向陽花,樂觀積極、無畏無懼,她和母親一同扛起來家庭生活的重擔,用自己最樸實無華的實際行動踐行孝老愛親的的中華傳統美德,展現出了新時代好少年的責任與擔當。

 

天有不測風云 家有小小臂膀

——烏海市海勃灣區團結小學王麗麗

  王麗麗,女,漢族,2012年4月出生,就讀于烏海市海勃灣區團結小學六年級一班,曾被評為海勃灣區“三好學生”、學校“優秀學生干部”、學校數學計算競賽一等獎。

  2019年10月,媽媽確診為宮頸癌晚期,爸爸陪媽媽遠赴寧夏銀川市做手術。當時,大妹妹6歲、小妹妹只有3歲,年僅7歲原本也需要人照顧的王麗麗用她那稚嫩的小肩膀勇敢地承擔起照顧兩個妹妹的重任。她不舍得花爸爸媽媽留的錢,學著自己做飯。油濺到臉上了,切菜切破手了,都是常有的事兒。這次糊了,下次多加點水......經過不斷嘗試,王麗麗從煮稀粥、下面條開始,現在連烙餅、燜面都不在話下了。父母不在的那段時間,她早上5點鐘就起床做飯,6點半叫兩個妹妹起床、吃飯,幫小妹妹洗臉、刷牙、梳頭,提醒她帶上手工作業,把她送到幼兒園,然后又回到家帶上大妹妹一起去上學。中午放學再熱一下鄰居送的飯菜,照顧大妹妹吃飯、午睡后,自己開始掃地、拖地、洗碗、擦桌子。打掃完屋子已經2點了,叫醒妹妹一起去上學。晚上放學回到家,先讓大妹妹寫作業,再到幼兒園接小妹妹回家、安排她完成手工作業,然后自己去做晚飯,照顧兩個妹妹吃完晚飯,洗了碗,才能輪上自己寫作業。寫完了自己的作業她還不忘幫兩個妹妹收拾書包,照顧他們睡覺。媽媽做完手術回到家,因神經受損導致大小便失禁,右腿腫得無法自己走路,腳也腫得連鞋都穿不上。王麗麗主動幫媽媽倒尿袋、擦臉、刷牙、喂飯,扶媽媽下地上床,還學著給媽媽燉鴿子湯增加營養。大夫說媽媽的病只能通過中醫理療慢慢恢復。然而一次理療需要1600多元,一周要做3次,至少得做兩三個月。靠爸爸一人打工維持生活的家庭根本無法承擔這筆費用。王麗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買菜、買早點的錢省下一部分,從網上買了拔罐器、艾草、人體穴位圖,一有時間就自己琢磨,自學拔罐、艾灸和按摩,實在搞不懂就去小診所請教大夫。然后按照大夫指導的穴位給媽媽按摩手、胳膊、腰、腿、腳。每天放學吃完晚飯,王麗麗都堅持給媽媽按摩半小時。由于力氣小又想達到治療效果,每次按摩完都全身濕透、滿頭大汗。這一按就是好幾年。聽大夫說,泡腳、熱敷對媽媽的病有好處,她一有時間就給媽媽泡腳、熱敷。聽說喝中藥也有用,她買來中藥,熬好了給媽媽喝。由于經常和診所的中醫大夫接觸,她對中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網上買來《本草綱目》,自己研究學習。手術后媽媽又先后經歷8次化療、28次放療。每次化療回來都睡不著覺,手指、腳指疼痛難忍。王麗麗邊給媽媽按摩邊講故事幫助她分散注意力緩解痛苦。看她忙前忙后的,兩個妹妹也有樣學樣,你幫媽媽揉揉肩,我給媽媽倒杯水。在王麗麗的努力下,媽媽的大小便逐漸正常了,尿袋也取掉了,腿腳也不腫了,能夠獨自料理自己的生活了,連大夫都說媽媽的情況是個奇跡。

  2021年,媽媽的身體狀況好轉了但已不能再回原來工作的鋼鐵廠從事重體力勞動了。看病花錢也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媽媽整天唉聲嘆氣的,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王麗麗想到媽媽鹵的肉特別好吃就鼓勵媽媽試試賣鹵肉。于是她陪著媽媽一起買了170元錢的豬肉,鹵好了到街上擺攤去賣,沒想到一個多小時就賣光了。4個多月后,媽媽辦了營業執照,開起了鹵肉店。每天放學回來,王麗麗都到肉店幫忙,洗肉、煮肉、賣肉、擦桌子、拖地、倒垃圾......搶著干活。爸爸在鋼鐵廠工作,三班倒,經常上夜班。王麗麗一看到爸爸回家就趕快給爸爸做飯。知道爸爸喜歡吃面,她悄悄和媽媽學習各種面食的做法。爸爸休息時,她主動管好妹妹們,不打擾爸爸睡覺。看到爸爸的刮胡刀壞了,她悄悄把自己的早點錢省下來給爸爸買了刮胡刀。爸爸的衣服臟了,她悄悄給洗了。

  同學熊蕊父母離異,隨爸爸一起生活,缺乏安全感,總是懷疑別人欺負她,不能與同學友好相處,有時甚至和同學打架受傷,還經常遲到,不完成作業。王麗麗主動接近她,經常去找她玩,陪她一起寫作業,幫她化解和同學之間的矛盾。知道熊蕊愛美就引導她:“打架留下傷疤就不好看了”。熊蕊的爸爸感激地說,有一次家里停水了,正準備帶熊蕊出去吃飯,在家門口碰到王麗麗提著一壺水急匆匆地趕來。在王麗麗的幫助下,熊蕊和同學們之間建立了信任,相處越來越融洽,作業完成得越來越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同學王季翔剛從外地轉來,經常遲到,上課睡覺,不完成作業,中午不吃飯。王麗麗主動要求將王季翔放到自己的學習小組,每天提醒他寫作業,周末還陪他一起寫作業,幫他檢查作業。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終于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原來王季翔經常打游戲到很晚,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王麗麗先是嘗試著給他講打游戲的危害引導他戒除游戲,沒有效果。于是,她又生一計,和王季翔說,打游戲用媽媽的身份證注冊賬號贏了也沒意思,建議他用自己的身份證注冊賬號,結果王季翔用自己的信息注冊,因為是未成年人,系統對游戲時間作了限制,每次只能玩一個小時。后來,王麗麗又鼓勵王季翔,如果他能夠一個月不玩游戲就給他獎勵,王季翔得到了王麗麗獎勵給他的棒棒糖。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王季翔徹底戒除了游戲,語文成績也及格了。

  大伯家的小侄女、鄰居王大媽家的兩個孩子沒人接送上下學,她主動幫忙接送。有時候孩子們家里沒人就接到自己家,還監督他們完成作業。媽媽治病時通過水滴籌籌到3萬元錢,她默默地尋找捐款人,每找到一個都記在自己的小本上,打算長大掙了錢慢慢償還。鄰居馬阿姨家買了過冬的煤,忙不過來,王麗麗主動幫他們搬煤。馬阿姨想要把家里的廢品賣了,王麗麗幫著搬到廢品收購站。在院子里種玉米、給西紅柿秧搭架子,王麗麗也趕去幫忙。她女兒學習成績不好,王麗麗主動幫著輔導功課。語文閱讀理解題不會做,王麗麗教她反復讀課文,畫出關鍵句子。數學題不會做,王麗麗就幫她復習過去的舊知識。

  本需要別人照顧的她,卻在竭盡所能地照顧媽媽,照顧妹妹、爸爸、同學甚至她身邊的每一個人。她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本不該屬于她的重擔。她用自己的樂觀、勤奮、勇敢頑強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就是王麗麗。

 

逆風中飛翔,少年當自強

——通遼市扎魯特旗實驗小學孫浩軒

  孫浩軒,男,蒙古族,2011年3月出生,通遼市扎魯特旗實驗小學六年七班學生。通遼市“新時代好少年”,先后在通遼市第十三屆小學語文作文大賽中獲三年級組一等獎,扎魯特旗“新時代好少年”,校級速算“小博士”“誦詩之星”“3+N綜合素質全能賽”男生組二等獎等。

  他因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從出生那天起就承受著病痛的折磨,但他自強不息,積極治療,先后做四次手術,與病魔頑強抗爭,最終戰勝病魔。他刻苦努力,不管住院做手術、還是矯正做復建,不管修養在家、還是在學校,沒有一刻放松過學習,書本和知識成為了他的“靈魂伴侶”。他從入學至今已獲得各類獎狀90余張,每一張證書都見證著他自立自強、剛毅堅卓、發憤圖強的精神。

  一、生命以痛吻他,他卻報之以歌

  孫浩軒出生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先后輾轉到北京、沈陽等地進行三次手術,住院治療幾個月后才回家休養。他從小身體虛弱易生病,后繼又因手術不當等問題引發脊柱側彎。身體上的缺陷對他的日常生活有著很大影響,他的母親也因此放棄工作,專門負責照顧他的衣食住行。治療過程中,花費巨額手術費,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命運迎來了一次轉機,在他治療期間,得到國家的關懷與幫助,受國家政策的照拂,2023年6月前往北京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做手術,經歷將近2個月的懸吊牽引,2023年8月1日終于換來了重生的喜悅,從脖頸蜿蜒整個腰部的刀疤是他對命運的抗爭的印證,也是國家的幫助、扶持的見證,從此之后他不僅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更是立下了報國之志。艱苦樸素的生活條件,與病魔不斷抗爭的頑強經歷,讓他有著比同齡人更細膩的心思、更堅毅的品質。上天為他關上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窗。“這扇門”沒有壓垮他,相反,“這扇窗”讓他的學習生涯熠熠生輝。

  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入學以來,他并沒有因為身體原因忽略學習,身體的殘疾激發了他昂揚的斗志,在不斷進取中堅守作為一名少先隊員的使命。身體的缺陷對他的學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長時間的坐著聽課、站立、跑步……平常孩子很輕松的動作,對于他而言都很吃力。在班主任老師以及其他科任老師的幫助下,他從一年級入學以來在學習上刻苦努力,他的成績在班級乃至全年級組一直名列前茅。三年級時榮獲通遼市第十三屆小學語文作文大賽三年級組一等獎;四年級時在扎魯特旗實驗小學“3+N綜合素質全全能賽”中獲得男生組二等獎的好成績;在學校組織的“星輝少年”評選中,古詩朗誦摘得“誦詩之星”;在六年級速算比賽中獲得“小博士”光榮稱號……他從入學至今已獲得獎狀90余張。2023年暑假,他做了脊柱側彎矯正手術,臨近開學還沒有徹底康復。于是,他在手術恢復期間堅持帶支架上學,決不落下一節課、認真做好每一道題、珍惜在學校的每一分鐘。時光不負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沒有白流,在學校組織的全科競賽中,他取得了語文、數學全屆第一,總分數全屆第二的優異成績。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同時也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大隊部成員,這份成就足以讓家人引以為傲,然而謙虛的他始終保持著自立自強、剛毅堅卓、發憤圖強的精神。

  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疾病對于他而言,不僅是身體上的疼痛,更是對他心理上的考驗。但是他一直抱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正視他人的目光,能夠正確處理好和同學之間的關系,關心同學,懷有仁愛之心。他深知家人的付出與不易,尊敬父母、關愛家人,在家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體貼懂事,每逢過節、父母的生日等,都會送上自己手工的暖心小禮物,或是一封信件,或是一個小禮品,或是一幅畫等,其中都飽含了感恩之情。

  病痛折磨了他的身體和心靈,但是沒有磨滅他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困苦鍛煉了他身體力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壓力促使他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向著自己的夢想進發……自強之火,生生不息,照亮他每一段前行的路,指引他不斷向前,向前......

 

一臂之力也可以觸碰更大的夢想

——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蒙古族小學韓安琪

  韓安琪,女,蒙古族,2013年1月生,就讀于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蒙古族小學五年級二班,2023年度“赤峰市新時代好少年”。

  韓安琪出生時因難產造成神經損傷,左臂及左手不能正常活動。在她三個月的時候,完成了一次神經移植手術,十年來每個寒暑假都需輾轉北京、上海進行康復訓練。雖然她左臂殘疾,但是她仍舊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用“一臂之力”拼搏美好的人生。

  一、康復之路上的陽光少女

  出生時左臂神經損傷,3月齡時神經移植手術,十年康復訓練……以上任何一項遭遇,落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都是一次“無妄之災”,更別說是個孩子,而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蒙古族小學的韓安琪同學全部經歷了一遍。

  這樣一個稱得上多災多難的孩子,在多數人的刻板印象里,是不是往往與必須要“奮發圖強”這樣看起來有些沉重的目標感聯系在一起?但是,在韓安琪的身上,她卻是“反刻板”的。

  就讀于五年級的韓安琪,學業沒有掉出過年級前五,但在學習上甚至稱不上完全刻苦,在班主任眼里是一個偶爾會“偷懶”的陽光少女。她喜歡看書,最喜歡看的就是歷史類書籍;她喜歡文藝活動,學校的文藝演出她都積極參加;她沒有一定要“出人頭地”的沉重感受,跟媽媽開玩笑說“長大了也只想做媽媽的小棉襖”,她的成長目標,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傳遞曾經接收到的關愛和善意。

  “醫生跟我說孩子左胳膊和左手以后都不能像正常人的一樣時,我感覺天都塌了。”回憶起孩子出生時醫生說的話,韓安琪的爸爸仍然記得眼前漆黑的那一刻。韓安琪三個月的時候,做了神經移植手術,小小的身體上縫合了100多針。一歲時,她便跟這爸爸走上了漫長的康復之路,“甚至覺得跑醫院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那些醫療設備、機器都是第一次見,就覺得很新奇;每次都會看到不同的人,有時候還去不同的醫院,就像出門玩耍一樣。”想到這十多年的康復經歷,安琪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看不出背后經歷了多少痛苦和曲折。

  二、學習之路上的三好學生

  從1歲到11歲,這大約10年時間里,韓安琪時常往返醫院進行康復治療。但是,她并沒有因為復健耽誤課程放棄學習,更沒有因為身體的缺陷放棄自我。她沒有選擇休學,通過自身努力補學完了因為復健落下的課程,并逐漸在年級上嶄露頭角。到了小學高段,她一直保持班級前列的好成績。曾榮獲校級“三好學生”“學習之星”等榮譽稱號。

  “反刻板”的韓安琪,作為學習委員,她積極配合老師參與班級事務,盡心盡責服務好班級和同學,作為小組長,熱心主動幫助組內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她沒有表現出太多因為身體殘疾的自卑。因左臂沒有完全康復,學校考慮到她的實際情況,安排她從幼兒園就一起上學的好朋友、班上的另一個同學照顧她。“但是我覺得用不著,穿衣吃飯上廁所,基本生活能自理,像搬重物這些我做不到的事情,我會請同學或者老師幫忙。”她與同學相處挺好,也樂于給同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她對自己所學知識毫不吝嗇,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幫助班內同學答疑解惑,是同學們喜愛的“小韓老師”。她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參加班級各項活動時,瘦小的她不怕苦不怕累,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為了在學校運動會跑步比賽項目中能取得好成績,她天天堅持訓練,每次都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

  三、生活之路上的自強之星

  雖然左臂殘疾,但是韓安琪從小就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她知道爸爸媽媽的工作忙,她的學習和生活很少讓家長操心。打掃衛生、收拾房間、幫媽媽拖地、給姥姥洗碗……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主動幫著做。她還是家里的小開心果,給媽媽精心準備生日賀卡,幫姥姥洗碗、捶背,幫爺爺念報紙、讀新聞。因為她,家庭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顆堅毅的心臟,能夠迸發出讓人驚訝的能量;一只強壯的臂膀,也能觸碰到更高更大的夢想。永遠像青春一樣沸騰,如少年一般燃燒,披荊斬棘,突破自我極限,這是每個人必修的人生課題。有夢想和勇氣就會有奇跡,折翼少女用一臂之力打破刻板印象,展現出生命特有力量。

 

傳承紅色基因好少年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農大附校龐牧遙

  龐牧遙,女,滿族,2013年6月1日出生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現就讀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農大附校四(2)中隊。

  龐牧遙同學成長在紅色基因的溫暖大家庭,在三代航天世家的影響下,在祖祖輩輩理想信念的傳承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激勵著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她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操,帶她參加各類愛國愛黨系列活動、公益活動、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學習中國共產黨發展史,讓她從小感受到成長在紅色家庭中的光榮。2020年她的家庭曾被呼和浩特市婦聯評為“最美家庭”。

  她的媽媽是團市委的青聯委員,在媽媽的影響下,5歲起她就隨媽媽一起參與各類公益活動。她曾和媽媽一起參加“一杯奶茶.溫暖青城”呼和浩特市青少年關愛環衛工人公益行活動,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冬日寒冷的凌晨,為環衛工人送上熱氣騰騰的溫暖。也曾去到武川縣,參加“精準扶貧.愛心助農”活動,幫助農戶收售土豆,盡自己小小的力量。在“六一”兒童節這個特殊的節日,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善岱中心校,為那里的孩子送去書籍和學習物品,一起感受課堂,留下溫暖的歡聲笑語。

  她堅信,成績源于不斷的積淀。課堂上,她有一種刻苦努力的沖勁,專心聽講,踴躍發言,敢于提問,善于鉆研;學習上,她有一種永不服輸的韌勁,制定目標,有的放矢、奮力拼搏;課堂外,她猶如一只書蟲遨游在萬千書海中,校園的讀書角、閱覽室處處都能看到她閱讀的身影。大量的課外閱讀為她的表演與表達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21年在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獲得“草原娃·贊家鄉”少兒春晚最佳小演員獎。在學校里,她是一名積極的“活躍分子”,主持國旗下的講話、班級各類活動和節目,還經常帶領同學們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和同學們一起排話劇、練紅歌,豐富了他們的校園時光。她熱愛運動,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她擅長網球、馬術、足球、跑步,并且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比賽,在比賽中全力以赴、共同協作,努力為班集體爭光。她在運動中學會了堅持,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并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影響、鼓勵著身邊的同學們。

  每逢“七一”、“八一”,都會要求家長帶她去參觀黨史館、紅色教育基地等。聽著一個又一個英雄的故事,“英雄”這個詞在她幼小的心靈中,刻下了深深地印記,內心對英雄們敬仰之情與日俱增。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她也深刻地體會到只要全國人民能夠團結一心,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所有的苦難都會離去。每個“重陽節”“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她都會親自制作禮物、賀卡送給長輩們和她敬愛的老師們,表達自己對長輩的感恩之情。春節,更是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到來的前一天,她會親自書寫春聯、制作燈籠、窗花、生肖吉祥物、繪制年畫,為“吉祥年”增光添彩,為長輩送上祝福……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更加善于汲取和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和認同,并積極做新時代中華優秀文化的小小傳承者。

  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作為一名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她積極參學校及各界組織的各項活動。繪畫作品《多彩的世界》在慶祝中比建交五十周年“當藍精靈遇到孫悟空”國際藝術展中,參展作品被主辦方及評審團評選為銀獎。在全市“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青少年書畫大賽中作品獲得三等獎。她還積極參與到志愿者服務的隊伍中來,在2021年度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北疆藍焰·小小志愿者之星”的稱號。

  作為新時代的紅領巾少年,她熱愛祖國,一心向黨,刻苦學習,努力向上。她胸懷夢想,愛勞動,愛公益,愛社會,愛身邊一切值得被愛的事物,繼承和發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奮力拼搏。“小小石榴籽,殷殷中華情”,小小的少先隊員,將擁有強大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行。

 

承紅色基因夢 筑時代少年魂

——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中學其木格

  其木格,女,蒙古族,2009年10月生,就讀于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中學八年一班學生,共青團員。曾獲得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演講成果展示三等獎,內蒙古自治區第七屆中國童話節“童心夢 馬兒情”征文活動優秀獎,呼倫貝爾市“喜迎十四冬”演講比賽三等獎,鄂倫春自治旗第十四屆中小學、幼兒文藝匯演、“紅色家書”校園誦讀活動“優秀主持人”稱號等榮譽。

  其木格同學品學兼優、博學多才、興趣廣泛、積極向上、陽光自信。她從小受到家人的影響,懷抱著對黨和國家的堅定信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確保紅色江山代代相傳、永不褪色。

  一、承吾輩之精神,創吾輩之未來---她是紅色血脈的“繼承者”

  她有一個藏寶盒,那是外公的舊鐵盒,斑駁破舊的鐵盒里面放著一顆紅色的“五角星”,這是一枚從軍帽上取下的五角星,她拿起五角星仔細地端詳,似乎想要知道這個到底是什么寶貝。在一個明媚的午后,她向外公問起了這枚紅色五角星的來歷。外公似乎陷入了某種回憶,半晌對著年幼的她講起了自己的從軍故事,外公是武警森林部隊的一名退伍軍人,18歲的參軍入伍,在風煙中搏擊,在烈火中鑄煉,為祖國的青山綠水獻出了無限忠誠,為人民群眾獻出了全部的愛。為了保護野生動物,無論酷暑寒冬,外公和戰友經常順著山間小路河邊、冰面進行巡邏,解除獵套、獵夾等危害野生動物安全的獵具,在冰天雪地里巡邏時遇見過野狼,在寒冬冰面上巡邏時掉進冰窟窿,后被戰友救起,那種經歷和艱辛是常人無法體會到的……此時,她看見外公眼睛里閃著淚花。彼時尚且年幼的她不懂這眼淚為何而流,但是她永遠記得外公對她說的話:“你血脈里有中國人的紅色基因,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自此,她心里知道了自己是紅色血脈的繼承者。

  二、宣講紅色文化,爭做薪火傳人---她是紅色文化的“宣講者”

  其木格在小學五年級時便加入了學校紅色宣講社團,進入中學后她成為家鄉義務宣傳員,還記得第一次以“介紹者”的身份去介紹鄂倫春的紅色歷史,為了做好“小記者”的工作,她回家后也在不斷地練習,“莽莽蒼蒼的大興安嶺,巍然屹立在中國的北方,浩瀚的林海、奔騰的河流……”這天,外公聽到她的介紹后激動地連說了兩句:“好,好!”她余光瞥見了外公的眼睛,眼里似乎掛著晶瑩的淚珠。課余時間她經常在布蘇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鄂倫春團結抗戰紀念碑、鄂倫春民族博物館等地進行紅色宣講,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黨史、團史教育活動,接受著紅色文化的熏陶。多次在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擔任領誦,在學校“黨史團史進課堂”“牢記紅色精神 重走長征路”等活動中作為團員代表發言。傳承著這一份紅色基因,傳播著這一份紅色文化,她有著執著的信念,決心將紅色文化繼續傳承下去,用紅色精神激勵前行,一同書寫時代新畫卷。

  三、努力上進求真知,勇敢謙虛敢擔當---她是紅色文化的“受益者”

  紅色文化猶如一粒種子在她心中生根發芽,她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下,變得自信、自立、自強。她曾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她積極主動,努力發表自己的見解,尤其是在隊員交流環節,她針對學校建設提出了一些發展性小建議,力雖小、志無窮、每個人都可以為這個時代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她的努力,在最終的演講成果展示中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此外,她曾參演的經典誦讀《送瘟神》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一等獎,還獲得了鄂倫春自治旗中華魂讀書活動征文比賽一等獎、阿里河中學“喜迎二十大 歡度國慶節”演講比賽一等獎等榮譽。

  承紅色基因夢 筑時代少年魂。其木格同學身體力行,踐行著弘揚紅色文化的殊榮,也用自己的所作所為,展現著新時代好少年的風采。如今的她堅守著“我不是最好的,但必須努力做得比昨日的我更好”的青春箴言,用自己的勤奮、文明、擔當、自立、真誠、奉獻,帶領著身邊的同學們共同奮斗,與無數平凡的英雄一起書寫新的紅色故事。

 

爭做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通遼市實驗小學開發區富力分校馬楚涵

  馬楚涵,女,漢族,2016年2月出生,內蒙古通遼市實驗小學開發區富力分校二年級學生、三班班長。通遼市“新時代好少年”,通遼市實驗小學開發區富力分校“美德好少年”“最美雷鋒少年”。曾參加第一屆金龜子國際兒童藝術節內蒙古三區兒童A組比賽中榮獲金獎,參加通遼市中小學師生“崇廉尚潔·我傳承”主題演講、朗誦比賽,獲得優秀獎,多次被學校評為“表達之星”“學習之星”“口算之星”。

  她自幼聰明好學,始終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各門學科成績優異,是老師心中的好學生好助手;她喜歡閱讀,擅長演講和主持,愛好美術和舞蹈,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歷史故事,是同學眼中的好榜樣。自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辛勤培育下,她勤學善思、尊敬師長、孝順長輩、熱愛集體、熱愛同學,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爭當有志向、有夢想的新時代好少年,努力成為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和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一、童心向黨育初心,爭做信念堅定的有志少年

  紅色故事浸潤心靈、激發斗志,是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最生動的教材。馬楚涵同學從小就通過觀看紅色影片、聆聽紅色故事,對中國共產黨的輝煌歷程和紅色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多年來,她始終堅持每天閱讀紅色歷史故事,在不斷的學習和了解歷史中,立志以民族英雄為榜樣,以愛國奮斗為志向,不斷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出于對紅色歷史的喜歡和了解,她在學校擔任起紅色歷史故事“小小講解員”,主動承擔學校組織的各項講解任務。小小年紀的她,在每一次講解中,都能生動準確、繪聲繪色地為同學們講述好每一個紅色歷史故事背后的記憶,分享好紅色故事蘊含的精神,讓革命薪火在一次次傳遞中根植于學生們的心中,引得老師和同學們交口稱贊。

  二、勤學善思筑根基,爭做品學兼優的有德少年

  青少年時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在老師和父母的教育引導下,馬楚涵同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較強,善于獨立思考問題,對新知識新事物吸收快、掌握好,不僅主動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積極拓展課外學習。她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喜愛閱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經典著作,每天堅持閱讀20分鐘、背誦一首古詩。識字以來,先后閱讀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童子禮》《家誡要言》《千家詩》《中華成語故事》《中華歷史故事》《中國古代寓言》等經典讀本,在大量的閱讀中,不僅開闊了視野,更拓展了知識。每次學校里組織閱讀活動,她都積極參加,在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靈的同時,也會向身邊同學積極傳播傳統文化啟智潤心的小故事。

  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馬楚涵同學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仁、義、禮、智、信”有著較深的理解和踐行,在家庭中孝順長輩,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在學校里團結同學,作為班長的她,不管誰有困難,都會伸出熱情之手,同學的格尺壞了,會主動給他一把,同桌的題不會做了,她不厭其煩地一次次講解,同學受到夸獎了,發自肺腑地為同學高興,在老師和同學眼里,馬楚涵同學是大家公認的熱心人,大家喜歡她,信任她,她說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馬楚涵同學還熱心公益,積極傳承和弘揚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追“鋒”人,2023年加入“暖陽”義教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隊,積極參加隊里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積極為留守兒童表演才藝、捐獻圖書和衣物,養成了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良好品格。

  三、博學篤行強自信,爭做通文達藝的有才少年

  馬楚涵同學愛好廣泛,在德智體美勞上全面發展,擅長演講、主持和朗誦,在老師的教育熏陶下和父母的鼓勵支持下,她每天堅持學習演講技巧、練習朗誦技能、鍛煉主持能力,長期的實踐訓練,使得她在任何公開場合下都能做到發言思維活躍、條理清晰、邏輯嚴謹,不僅能與老師共同完成一場活動的主持,更能夠獨自一人登臺進行演講。在2022年8月參加了全市中小學師生“崇廉尚潔·我傳承”主題演講、朗誦比賽,并在比賽中憑借優異的表現獲得了優秀獎。

  馬楚涵同學在舞蹈和唱歌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參加第一屆金龜子國際兒童藝術節內蒙古三區兒童A組比賽中榮獲金獎,積極參加通遼市石榴籽合唱團演出、2023年“慶中秋 迎國慶”校園文化藝術展演、2023年富力小學“校長杯”圍棋吃子比賽等活動,同時,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擅長跳繩和乒乓球,小小年紀便展露了較強的文藝體育天賦。

  憑借對科學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知欲,馬楚涵同學在多次參加科學實驗課過程中,培養了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每一次實驗,她都認真學習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細致地完成好每一個環節的操作,不僅能較好地完成實驗任務,更養成了嚴謹的科學態度,逐漸激發出創新創造的活力,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我是小小科學家”科學實驗展示活動中,她獨立登臺完成實驗操作,分步驟向老師和同學們講解實驗過程,被評為“科學小達人”稱號。

 

立志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錫林南路小學分校張雋萌

  張雋萌,女,蒙古族,2012年10月出生,是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錫林南路小學分校五年級二班的學生。少年初長成,自在怡如風。在快樂的學習生活中,張雋萌努力學習,孜孜以求,她曾在“學習二十大 強國復興有我”2023年呼和浩特市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中榮獲金獎、在呼和浩特市第二屆紅領巾講解員大賽暨第九屆“我是小小故事家”語言技術大賽決賽中榮獲特等獎、在內蒙古少先隊“黨的故事我來講 爭做紅領巾講解員”全區第二屆紅領巾講解員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和內蒙古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舉家誦經典”的活動中,她領誦了《典籍里的中國》,因表現出色,得到了評委老師的充分肯定。歲月無語,經典能言,張雋萌通過一次次的比賽、活動,把國學經典、紅色經典以她特有的方式展示到大家面前,讓更多的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生喜愛。

  張雋萌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真誠中映著善良、溫潤中透出靈動,她勤奮好學、知史明禮,小小年紀就閱讀了《三字經》《唐詩三百首》《道德經》《論語》等經典著作,積累了大量的國學知識,老師和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她為“國學小達人”,她自己也立志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繼承者、傳播者、踐行者。在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她涵養了氣質、陶冶了情操,

  一、以青春之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向來對中華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并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概括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六個方面。張雋萌牢牢記住總書記的話語,把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日常最大的愛好,不需要師長督促,她總是主動翻閱各類國學典籍,靜下心來細細品讀,讓小小心靈浸潤在浩瀚的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春日里她與先賢孔孟隔空對話,秋日里她與蘇東坡在字里行間交流,她像海棉般吸收著每一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甘露,讓自己的知識儲備變得愈發有深度、有厚度。在自己學習的同時,她也帶著身邊的小伙伴一起學習,課余時間,她和同學們一起玩“飛花令”“詩詞接龍”等游戲,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這些有趣的方式傳遞給身邊人。

  二、以青春之我,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2年9月1日是全區中小學開學的日子,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主席王莉霞來到錫林南路小學分校,與孩子們同上“開學第一課”。張雋萌作為學生代表為王主席講解了學校文化建設,分享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心得體會。她講到:“我們的國家曾經光輝過幾千年,也消沉過幾百年,我們要永遠記得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記得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鏗鏘誓言,在建設偉大祖國的進程中,我相信有夢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在《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 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故事》活動中,張雋萌現場聆聽“草原額吉都貴瑪”的感人故事后,被這份人間大愛深深打動了,她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要繼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璀璨精華,深學細研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首先學會感恩,然后再去回饋社會。

  三、以青春之我,篤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張雋萌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在學校時,她總是樂于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補習功課;她還多次給同學們講解如何“說雅言、行雅禮、涵雅質”,從而領悟先賢智惠。她深信”愛人者,人恒愛之”和“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課后,她積極參加校內外紅色教育實踐活動,幾年來,她先后參觀了內蒙古博物院、烏蘭夫紀念館,打卡了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莫尼山非遺小鎮,赴雷營子研學谷參加紅色研學之旅。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種子一起根植在張雋萌的心靈深處,在她心中生根發芽,不斷增強著她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她變得更加自立、自強。

  “我不是最好的,但必須要努力做得比昨日的我更好”。這是張雋萌的青春箴言。作為新時代好少年,她因道德而立身、因美德而自信,所以她的未來必定美麗而精彩。

 

“水舞女孩”用舞蹈插上夢想翅膀

——北京師范大學包頭附屬學校苗澍

  苗澍,女,漢族、2015年4月出生,就讀于北京師范大學包頭附屬學校三年級三班。她是包頭市體育局注冊年齡最小的全能游泳運動員;她是中國擁有獨立水舞作品年齡最小的水舞運動員;從4歲接觸舞蹈和游泳,這個柔弱清秀的女孩用四年的時間考取了PADI國際美人魚潛水執照,成為少兒水舞形象大使。她還是學校五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干部。

  一、所有堅持都是未來的墊腳石

  苗澍勤學好思,喜歡嘗試。無論學什么,只要選擇就一定堅持,有著這個年齡段孩子少有的堅韌。

  4歲時,父母希望瘦小的孩子能身體健康,決定讓苗澍開始舞蹈啟蒙學習。因為喜歡,所以再苦苗澍都練得極其認真,也打下了扎實的舞蹈基礎。6歲的時候,因功底好,進入少兒芭蕾舞團開始專業學習芭蕾舞。中途很多隊友因為吃不了苦退出了,但是只有苗澍堅持下來,一遍一遍練習動作,直至準確掌握。經過苦練,身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身體的協調性、靈活程度、爆發力都有了不小的進步。一個偶然的機會,苗澍接觸了游泳課。從此便開始癡迷游泳。每次上課,游泳館離家很遠,但她從未,即使零下二十多度的深冬,也早早的來到訓練場地,按照老師的要求,一板一眼,做好上課的準備。她是泳隊中年紀最小的,但出勤率最高

  舞蹈、游泳,都是苗澍的最愛。她所有的訓練都是擠周末的時間完成。周六下午2:30到4:30芭蕾訓練,下午5點游泳訓練。芭蕾課結束后馬不停蹄趕去上游泳課,從不說累。三年的時間,苗澍參加游泳訓練1000小時,累計156萬米。

  7歲時,苗澍參加包頭市第十四屆運動會游泳比賽,400米自由泳獲得優異成績。

  二、熱愛可抵萬難

  學了,就學的專注、執著。從6歲進入泳隊開始,小小的她用專業隊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每次訓練前后獨立完成更換泳衣,洗漱整理,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洗碗、收拾房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自覺、自立品質漸漸養成。毅力與堅持,逐步克服身體瘦小的不足,成績穩步提升。

  苗澍喜歡琢磨世界級游泳運動員的技術動作,不明白的地方就請教教練,好學樂思。從一個小旱鴨子到2021年被選中進入專業泳隊訓練,苗澍成為泳隊中進步最快的隊員。不到半年時間,就學會了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四種泳姿,并在市體育局注冊為包頭市年紀最小的全能游泳運動員。

  三、逐夢新高度

  機會永遠屬于攀登者,永遠屬于有準備的人。2022年苗澍被潛水專業教練選中,利用暑假時間,在成都葉潛俱樂部學習美人魚潛水,并一鼓作氣考取了PADI國際美人魚潛水執照。

  游泳、美人魚潛水、芭蕾舞的綜合學習優勢和扎實的訓練基礎,苗澍具備了水舞訓練與創作的基礎。開始學習水舞,還是穩扎穩打、刻苦練習。2022年10月,受中國著名水舞導演郭吉勇邀約,聯袂創作水舞作品《迷霧精靈》。作品一經推出,好評如潮,并被推薦到學習強國平臺,播放量達76萬。苗澍成為中國擁有獨立水舞作品歲數最小的水舞演員,開創了中國青少年水舞學習方法的先河。

  現在,苗澍正在努力訓練,全力備戰2024年中國首屆青少年美人魚比賽,再次迎接新的挑戰。

  “水舞”運動,對于苗澍來說,淡去的是競技的激烈與殘酷,堅持走下去源于興趣和快樂,以及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那份夢想。

 

三代傳承——非遺剪紙小匠人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五中學崔靖涵

  崔靖涵,女,漢族,2009年6月生,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第五中學初三五班學生,共青團員,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接班人。參與微紀錄片“大剪小剪”拍攝,獲評全國金雞三等獎;作品《福祿》,被評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第二屆全國非遺進校園師生剪紙大賽”優秀作品;參與“百年黨史”系列剪紙,目前該作品在鄂爾多斯博物院展陳。多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獲評2023年度鄂爾多斯市“新時代好少年”。

  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上下翻飛,不多時,栩栩如生的蝴蝶就從剪刀下蹦出。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孩子可以達到的技藝。崔靖涵出生在剪紙世家,奶奶趙大剪是剪紙非遺傳承人,她從小耳濡目染,習得一手好技藝。她經常學著奶奶的樣子在邊角料上操作,從繪圖到上板、從幾何圖形到高難度花紋、從對稱剪紙再到不規則圖案。有了奶奶的指導,加上崔靖涵自己的悟性,她的剪紙作品越來越有神韻。

  一、小小匠人 執著追夢

  還未上幼兒園的崔靖涵就已經接觸了剪紙,那時,她拿剪刀不穩,鋒利的刀劃破手指已經形成常態,但她不在意,在別的小孩嬉戲打鬧聲中,忍著疼繼續剪下去。一刀,兩刀,千次,萬次,她已不記得剪廢了多少張紙,掉過多少次淚,碎紙無言、利刃無情,但她卻真真的磨出了奶奶一樣的精純技藝。

  帶著這份執著,崔靖涵篤定追夢。與其他工藝相比,學習剪紙,需要更多的細心和充足的耐心。隨著年齡的增長,為了剪出逼真的剪紙形象,她常盯著圖案思索,一看就是半天;精益求精,常常一個圖案剪多個版本,直到滿意為止。2019年,10歲的崔靖涵作為非遺文化傳承人,參與“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微紀錄片“大剪小剪”拍攝,并獲全國金雞三等獎。

  二、三代傳承 紅心守護

  我國的非遺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包裹著想象力和文化意識。從奶奶到崔靖涵,鄂爾多斯非遺剪紙文化已走了三代。但不論哪一代人,都有相同的堅守,提起剪紙,崔靖涵一家無不深情。

  2019年到2021年,“百年黨史”系列剪紙勾連起建黨百年的輝煌歷史,成為一家三代最動人的獻禮。崔靖涵清晰的記得那幅“中國夢”作品,從設計到繪圖,反反復復改了好多遍。挖刻費力,細心剪紙,常常一坐就是一上午,一旦出錯,只能重來。小小的崔靖涵謹小慎微,連呼吸也是輕柔的。歷經三年,三代人不忘初心,坐得住,耐得久,剪子輕舞,百年黨史躍然紙上。

  三、久久為功 交流弘揚

  弘揚需要傳承,交流無疑是弘揚最好的媒介,因為文化遺產是文明交流的結晶,作為第三代非遺傳承人的崔靖涵深知自己的使命,她常常帶藝溝通,參加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弘揚活動,切身傳播非遺文化。

  奶奶開辦了自己的剪紙藝術館,她一有空就參加非遺文化推廣活動,她總是耐心地向大家講述剪紙文化,傳授剪紙技巧。在跟隨奶奶剪紙的一天天里,崔靖涵的心境發生了變化——她從單純學習剪紙,到立志要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2018年開始,崔靖涵擔任內蒙古“趙大剪剪紙藝術博物館”的剪紙“小老師”,為港、澳、臺等留學生游客講解鄂爾多斯傳統剪紙藝術的由來,并現場剪出人物、傳統窗花等圖案,贏得一致好評,有力傳播了非遺剪紙文化。

  疫情防控期間,崔靖涵看到醫護工作者的不易,便創作了剪紙“一起抗疫”系列作品,用優秀傳統文化激發正能量,這些作品在電視臺、報社、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廣泛發布。同時,她在“快手”等軟件上開設“每日一剪”直播間,帶領居家小朋友一起學習剪紙,通過動腦動手讓越來越多的小朋友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把愛好培養成專長,讓興趣磨練成能力,在不斷地堅持中,崔靖涵用自己的小手發現著樂趣,也延續著祖孫三代的嶄新故事,弘揚著傳統文化,也不斷感受著傳統文化帶來的沖擊。意氣風發,以刀為筆,自賦芳華。十年一剪,一歲一景一乾坤;三代傳承,把熱愛融進血脈,永不止步,崔靖涵一直在路上,她一定會更加的優秀,也一定會成長為一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好少年。

 

鮮衣怒馬少年時 不負韶華行且知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蘇虎街實驗小學王寧祺

  王寧祺,女,漢族,2014年12月出生,就讀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區蘇虎街實驗小學三年級八班。2023年5月,她被授予新城區“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2023年6月,被授予呼和浩特市“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作為新時代少先隊員,她時刻謹記少先隊員的時代使命,以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標準自我要求、自我鞭策、自我提升。她勤學善思、愛好廣泛、全面發展;她熱愛祖國、明德尚禮、積極陽光;她樂于助人、孝老愛親、熱心公益。

  王寧祺時刻謹記老師的諄諄教誨,堅持以身作則樹榜樣,樂于助人做表率,嚴格要求自己從小事做起,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升,一年級起開始擔任班級語文課代表,并第一批率先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2023年4月,被推選為中隊長,她踏實勤勉,謙虛好學,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愛好廣泛,喜歡播音主持、朗誦、彈鋼琴、跳芭蕾舞、滑冰、滑雪、打羽毛球、游泳等,是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身為課代表和班干部的她,平日里經常協助老師處理各項班務,是老師的小幫手。同時,她還是學校廣播站的小廣播員,多次作為學生代表登上各大媒體:2023年4月,登上“學習強國”發布的《校園處處有書香》;2023年11月,參與“奔騰融媒”《一字千秋》節目的錄制。2022年11月,王寧祺在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舉辦的“經典筑夢向未來”全市第四屆中小學師生共讀活動中,作品《以已之心花,奉灼灼之國華》以及《少年強則國強》雙雙榮獲小學低年級組一等獎。2023年7月,在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舉辦的全市第四屆實驗教學成果展評暨中小學生創新創客教育成果展評活動中作品《立夏》被評為三等獎。

  王寧祺熱愛祖國、明德尚禮,平日里利用課余時間廣泛閱讀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她積極響應少先隊號召,踴躍參加各項少先隊活動。自2022年11月成為一名紅領巾講解員以來,積極參加“紅領巾愛學習”網上主題隊課學習,在24個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營地開展志愿講解活動。2023年,利用假期在家長的陪伴下先后赴“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江西省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等紅色教育基地參加尋訪活動10余次,并多次來到位于呼和浩特市的“烏蘭夫紀念館”進行現場講解。2023年8月,王寧祺被聘為呼和浩特市“紅石榴籽”宣講團成員。2024年2月,作為蘇虎街實驗小學唯一一名學生代表,參加自治區少工委組織的“紅領巾講解員”之“傳統文化我來講”活動。

  王寧祺積極參加社區公益活動,經常和同學們在社區撿垃圾,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環境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堅決制止,還主動承擔為樓道清除小廣告和地面附著的污漬。同時,她還在小區里義務宣講垃圾分類等知識,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寧祺得知新城區保合少中心小學有很多學生因家庭困難影響學業,很想幫助他們。在爸爸媽媽的支持下,2023年11月,她買了很多學習用品以及生活用品來到保合少中心小學,看望了三年級一班的全體同學。在這里,她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唱歌、跳舞、做游戲,在把慰問品一一發到同學們的手中時,很多同學都紅了眼眶......臨別時,看到一位女同學因家庭困難,寒冷的天氣里只穿著一件單薄的外衣,王寧祺立即脫下自己身上媽媽給新買的羽絨服披在這位女同學的身上。雖然很冷,但她看到同學們一張張掛滿微笑的面龐,心中感到很溫暖。她知道,這將是一個溫暖的冬天!2024年新年前夕,王寧祺在學校收到保合少中心小學三年級一班寄來的一份特殊的問候,同學們告訴她都很想念她,他們將永遠是“手拉手好朋友”。是啊,在她心里他們早已是好朋友,他們一定會將這份友誼延續下去,溫暖每個人......

 

爭做民族團結的“小小石榴籽”

——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學娥勒博格

  娥勒博格,女,蒙古族,2010年 9月出生,就讀于阿拉善蒙古族完全中學七年級一班。作為一名蒙古族少年,她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少年的殷殷囑托,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在學習和生活中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新時代民族團結的踐行者、促進者和守護者,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青春力量。

  一、勤學上進,爭當先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娥勒博格勤奮刻苦,善思善問,上課認真聽講,做作業一絲不茍,各科學習成績在年級里名列前茅。她取得成績時不驕傲,遇到挫折時不氣餒,經常為同學們講解習題,是大家心中的“小老師”。娥勒博格還熱愛科學,在父親的指導下掌握了簡單的編程知識,利用這些編程知識帶領同學們在科技小組里大顯身手,還制作出了一些簡單的機器人。她還擅長繪畫、唱歌、跳舞,尤其是手風琴演奏,是每年學校藝術節的保留節目,深得師生喜愛。她的美術作品《草原上的摔跤手》在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書畫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成長的道路上,她真正踐行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少年要求,多次榮獲“滿分學霸”“禮儀之星”“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稱號。

  二、品德優良,樂于助人

  娥勒博格樂觀向上、尊敬老師,關心同學,熱心公益,尊老愛親,品德優良。在家里,她主動幫助父母做洗衣服、刷碗、拖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爸爸、媽媽的好幫手;在學校,她熱愛自己的班級,是老師最得力的小助手,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周圍的每個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她都是對同學幫助最熱心的那一個,是同學們的學習榜樣和知心朋友。班里有個叫賽娜的同學,因長期在牧區生活,普通話不標準,漢字也寫不規范,性格比較內向,娥勒博格就主動讓老師把賽娜安排成自己的同桌,和她做朋友,每天幫助她練習說普通話和閱讀,耐心細致地指導她寫規范漢字。慢慢地,賽娜同學竟然寫出了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語文學習也進步飛快,考出了理想成績。娥勒博格還經常與賽娜談心里話,鼓勵她盡快熟悉并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幫助她解決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最終賽娜很快地融入了班級大家庭,并收到了同學們的喜歡。

  三、熱愛閱讀,助力推普

  娥勒博格特別喜歡詩詞歌賦和中華經典,自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以來,她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課余時間,她最喜歡閱讀詩詞和歷史方面的書籍,還閱讀了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及《金銀島》《魯濱遜漂流記》和《童年》等課外讀物,積累了大量的課外知識與寫作詞匯。在別人眼里看見就頭疼的一些作文題目,對于她來說就是“小菜一碟”。她的作文多次作為范文在班級交流,并在各級作文比賽中獲獎,其中,作文《盼》在“成龍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得金獎。她還做過小主持人、小記者,當過解說員,多次以“普通話推廣員”和“學校推普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現在師生面前,在自治區首屆普通話挑戰賽中榮獲銅獎,是名副其實的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小達人”。

  娥勒博格雖然年紀尚小,但她努力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時刻將“我不是最好的,但必須要努力做得比昨日的我更好”的青春箴言付諸行動,勤奮學習、向上向善、全面發展,爭做民族團結的“小小石榴籽”,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她正在用自己的精神風貌和一言一行詮釋著屬于“新時代好少年”的模樣。

責任編輯:馮偉達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 自治區文明辦主辦 丨 內蒙古文明網 ?版權所有

蒙ICP備:09003619號-25蒙公網安備 15010502000268號